蝌斗秦皆废,灵光鲁独存。
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
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
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
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
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
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
尽变衣冠俗,终归礼义源。
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
题马洲书院
蝌斗秦皆废,灵光鲁独存。
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
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
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
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
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
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
尽变衣冠俗,终归礼义源。
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
注释:
- 蝌斗秦皆废,灵光鲁独存:比喻秦朝的灭亡和汉朝的兴起就像蝌蚪和鱼尾的斗争一样,而鲁国则在汉朝兴盛时期保持了其独特的光辉。
- 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描述古代祭祀用的豆和笾被漂洋过海,而象征着神圣的红色染料(丹雘)则在淮河流域的村庄中暗淡无光。
- 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描绘了院墙和大门上长满了苔藓和小草,给人一种岁月沉淀的感觉。
- 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用“青春”和“白日”来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暗指时间的流逝。
- 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赞扬了古代三位贤王的德政和礼仪,强调他们的崇高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 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用“郊麟”和“野兕”象征帝王或贵族的退位和权力的更迭。
- 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指前辈学者已经去世或隐居,学生们也不再进行传统的学问讨论。
- 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描绘了书籍残篇被遗忘的景象,以及画像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尽变衣冠俗,终归礼义源: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变,人们逐渐摒弃了华丽的服饰,但最终回归到礼仪和道德的根本。
- 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地区游学的学子们的敬仰之情,他们的到来使得书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