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妖星芒角白,几夜徘徊天市侧。
寻闻盗杀李上公,穷旅孤臣泪沾臆。
当时宽猛制萑泽,安得受降翻受敌。
上公忠名垂竹帛,书生奚为费祎惜。
东南风动旗黄色,蒲梢天马长依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锁定需要对比的句子,最后结合具体诗句辨析分析。此诗是诗人在听闻安南都护李上公被杀的噩耗时所作。“六月妖星芒角白”句,指七月望月夜,李纲观天象有感而作。“寻闻盗杀李上公”句,言李纲因上书劝谏皇帝不要对金用兵,被奸臣构陷,遭人暗杀。“当时宽猛制萑泽,安得受降翻受敌”句,意谓当时朝廷当政者,一味纵容暴虐,致使民不聊生;又何须接受敌人的投降呢?“上公忠名垂竹帛,书生奚为费祎惜”句,意为:你(李上公)的忠心耿耿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于青史之中;我一个读书人,何必为你如此惋惜呢?这几句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李上公的崇敬之情。

【答案】

译文:

听说七月间河南平章李上公惨死的消息,心中十分悲痛。当年他像北斗七星一样威武英明,现在却遭到奸臣的诬陷。当时朝廷当政者,一味纵容暴虐,致使民不聊生;又何须接受敌人的投降呢?你(李上公)的忠心耿耿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于青史之中;我一个读书人,何必为你如此惋惜呢!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听到河南平章事李纲遇害的噩耗之后,是一首吊古诗。开头两句,诗人以“芒角”、“徘徊”等词描绘出李纲忧国忧民的形象。接着写其遭奸臣杀害的事实,表现了作者对李纲的崇敬及对奸臣的愤恨。最后两句,诗人感叹李纲的忠名永垂青史,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无才无德,怎能为李纲如此惋惜,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与不平。全诗结构谨严,层次分明,感情沉痛,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