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何在哉,仙源遗迹已尘埃。
匣中失剑龙俱去,松下无琴鹤不来。
拜斗坛荒惟败叶,烧丹灶冷锁苍苔。
孤猿叫落青山月,幽梦何曾唤得回。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雨的《挽羽士周清卿》的原文及注释。下面是逐句释义:

  • 羽扇纶巾何在哉,仙源遗迹已尘埃。

  • 这句诗询问周清卿的羽扇和纶巾(古代文官的服饰),现在它们在哪里?暗示周清卿已经仙去,留下的只是他曾经生活过的遗迹,现在已经变得尘土飞扬。

  • “羽扇”指的是道士使用的法杖,“纶巾”是指道士戴的头巾。这些物品通常代表道士的身份和地位,现在却显得毫无意义。

  • “仙源”指的是仙境,这里指周清卿曾经去过的地方。“遗迹”则是指那些曾经存在的痕迹或事物。这里表示周清卿的仙境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尘埃。

  • 匣中失剑龙俱去,松下无琴鹤不来。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画面,那就是周清卿的剑匣被打开,里面的剑不见了,而他的松下琴也不再有人弹奏。这反映了周清卿的离去,以及他生前所爱之物的消失。

  • “匣中失剑”意味着周清卿曾经使用过的剑现在不翼而飞,无法找回。“龙”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周清卿的英勇或者他与龙的联系。“无琴”则表示周清卿不再弹奏他的琴,可能是因为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 “松下无琴鹤不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原本应该听到鹤声的松树下现在没有琴声,说明周清卿已经不在了。

  • 拜斗坛荒惟败叶,烧丹灶冷锁苍苔。

  • 这句诗描述了周清卿曾经修行的地方,如今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枯萎的树叶和长满青苔的石阶。这是对周清卿离开后环境的描述。

  • “拜斗坛”可能指的是道士修炼的地方,“烧丹灶”则是炼丹炉,都是道士修炼时使用的工具。这些地方现在都显得空荡荡的,只有败落的树叶和青苔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 “惟败叶”表示这些地方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生机和活力,只剩下枯萎的树叶作为见证。

  • “锁苍苔”则表达了这些地方已经被遗忘和冷落,不再有人来访和打扫,只有苔藓覆盖着石阶和石壁。

  • 孤猿叫落青山月,幽梦何曾唤得回。

  • 这句诗以孤猿自喻,形容周清卿如同一只孤独的猿猴,在寂静的夜晚发出叫声,声音在青山之间回荡。这里的“孤猿叫落青山月”形象地描绘了周清卿离去之后的景象,月光下只有猿猴的叫声回荡在山间。

  • “幽梦”可能指的是周清卿的梦境或者他对过去的怀念,但这个梦并没有实现,因为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唤得回”表达了对这种无法回到过去的情感的无奈和悲伤。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周清卿生前生活和修行场所的描写,以及对其离去后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这位羽士的怀念之情。诗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场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