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不见鹤归来,大地伤心变劫灰。
半世天涯添白发,何人松下酹青苔。
云深松径狐狸卧,月落空山杜宇哀。
陇树萧疏风色惨,相传先世手亲裁。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诗歌,首先读懂原诗的意思,然后分析其情感。“归谒大中祖坟”一句,意思是说作者要祭拜大中祖的坟墓,大中祖是唐代皇帝李适之的祖父。“悠悠不见鹤归来”,意指诗人在祭拜完祖先后,却再也听不到鹤的鸣叫,因为连年战乱,导致鹤群无法归来。“大地伤心变劫灰”,意为大地已经因战乱而变得心伤和焦土了,这里的“劫灰”指战乱后的废墟。“半世天涯添白发”,意指作者一生都在漂泊流离,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已远离故乡。“何人松下酹青苔”,意指不知还有谁能像诗人一样,在松树之下洒下青草作为祭品。“云深松径狐狸卧”,形容战乱期间,人们四处逃散,连狐狸都躲进了深深的松树林里。“月落空山杜宇哀”,意指出山之后,只有杜宇(即杜鹃)的啼声在山间回荡,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陇树萧疏风色惨”,意指荒凉的土地上树木稀疏、风吹过显得十分凄清。“相传先世手亲裁”,意指诗人想告诉子孙后代:这片土地上的树木,曾经都是我亲手栽种的。

【答案】

示例:①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时诗人已年迈。诗人在祭拜完祖先后,却再也听不到鹤的鸣叫,因为连

年战乱,导致鹤群无法归来。②“大地伤心变劫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深忧虑;“半

生天涯添白发”一句,表现了诗人晚年流离失所,孤独无依的处境。③“何处有归鸿?何处无逝水?”两句以鸿飞与水逝为

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飘泊异乡之苦;“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用风飘絮和雨打萍来比喻自己的飘零之

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④全诗通过对故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战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深切感同身受

以及渴望结束战乱、回归故土的迫切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