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萧萧下庭树,吟怀浩荡难分付。
何处钟声落翠眉,闭门风雪千山暮。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是王维晚年退隐后的作品。“黄叶萧萧下庭树”写景抒情,渲染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凄凉的环境;“吟怀浩荡难分付”抒发诗人内心的孤寂、苦闷,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思念之情;“何处钟声落翠眉,闭门风雪千山暮”写诗人在雪夜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感到心旷神怡,但又想到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处境,不禁又愁思满腹。

【答案】

译文:“黄叶萧萧”四字勾勒出一幅清寒萧瑟的秋色图。“吟怀浩荡”两句写自己心情的孤寂、苦闷,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思念之情,与前句“黄叶”相衬,构成一个凄冷的氛围。“何处钟声”一句写诗人在雪夜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感到心旷神怡,但又想到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处境,不禁又愁思满腹。“闭门风雪”句以景结情,点明自己闭门不出,独自面对风雪,表达自己的无奈与哀伤。

赏析:

全诗以“吟怀浩荡难分付”为题,首联“黄叶萧萧下庭树,吟怀浩荡难分付”开篇即用“黄叶萧萧”“吟怀浩荡”营造了一种凄冷萧索的氛围。此时正值晚秋时节,落叶飘飘而下,一片萧条景象。而诗人却独自对着落叶吟咏长叹,其心中之悲郁可想而知。“吟怀浩荡”既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他因国势动荡、个人命运多舛而陷入深深的忧愁之中。

颔联“何处钟声落翠眉,闭门风雪千山暮”,紧承上文,诗人由自身感受扩展到他人处境。他想象远方传来的钟声,似乎能触动诗人的心弦,使他的心情得到些许慰藉。然而,当他看到“翠眉”,想到自己身处险境之中,不禁又陷入了深深的愁思之中。“闭门风雪千山暮”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极致。他独自闭门不出,面对千山暮雪,心中满是愁绪。这一联既是对诗人孤独处境的描绘,也是对其忧国忧民情怀的抒发,更体现了其深沉、复杂的情感世界。

颈联“吟怀浩荡难分付,何处钟声落翠眉”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将自己内心的孤寂、苦闷以及担忧国家命运的复杂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凄婉动人的意境。这两句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还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前途的迷茫。这种情感上的纠结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悲凉与沉重之感。

尾联“闭门风雪千山暮”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情感状态。诗人独自闭门不出门,面对千山暮雪,心中满是愁绪。这种情景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感,同时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悲凉。

这首诗以“吟怀浩荡难分付”为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忧虑与思考。诗人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使整首诗成为了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