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桑榆方见用,秋霜蒲柳已先凋。
虞兮命矣甘为土,鲤也天乎竟不苗。
奇祸一门曾未见,旅魂万里若为招。
伤心此地鸾栖棘,不见抟风上九霄。
解析
怀高公无忌: 这首诗是对已故的高公(指高适)的怀念。高公曾是唐朝名将,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其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译文
晚景桑榆方见用,秋霜蒲柳已先凋。
- 晚景桑榆方见用:比喻年老才得到重用。”晚景”指的是晚年的时光,而”桑榆”在古代诗词中常代表晚年。此处表达的是虽然到了晚年,但高公似乎还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
- 秋霜蒲柳已先凋:意指草木在秋天被霜打后开始枯萎凋零,比喻人的衰老或事物衰败的自然过程。这里用来比喻高公虽年纪大了,却未能如愿以偿。
赏析
- 晚景桑榆方见用:通过使用“晚景桑榆”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高公虽年老仍未得到重用的遗憾之情。这里的“晚景”和“桑榆”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述,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晚年的象征。
- 秋霜蒲柳已先凋:使用了自然现象来隐喻人的生命状态,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这也表达了对高公虽年事已高,却未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惋惜。
虞兮命矣甘为土,鲤也天乎竟不苗。
- 虞兮命矣甘为土:借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虞姬的故事,她曾自愿成为项羽的坟墓以保其安全。这里用以比喻高公虽志向远大,但在世时未能如愿以偿,甚至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 鲤也天乎竟不苗:引用《庄子·外物》中的典故,鲤鱼跳龙门后化为龙,但终究没有成功飞升。此处用以形容高公尽管拥有卓越的才干,却未能得到足够的机遇和认可,未能实现自身的抱负。
奇祸一门曾未见,旅魂万里若为招。
- 奇祸一门曾未见:指出家中并未发生过什么特殊的灾祸,但这种平静可能也是一种不幸,因为真正的灾难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这里的“奇祸”可能指的是高公家族未曾遭遇的严重打击或者误解。
- 旅魂万里若为招:表达了高公虽然一生游历四方,但却未能得到归乡或安定的机会,他的魂魄仿佛飘荡在万里之外,难以找到归宿。这里的“旅魂”不仅指高公个人的命运,也暗示了他对家国的忧虑和无奈。
伤心此地鸾栖棘,不见抟风上九霄。
- 伤心此地鸾栖棘:使用“鸾栖棘”这个典故,意指凤凰栖息在荆棘之中,象征着高公虽然身处困境,但他的才华和志向仍然没有被人们所理解。这里的“伤心”表达了作者对高公命运的同情和悲哀。
- 不见抟风上九霄:描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像鹏鸟一样展翅高飞,直冲云霄,但现实中高公却未能实现这样的壮举。这里的“抟风”意味着高公有振翅高飞、一飞冲天的雄心壮志,但现实的限制让他无法达成这一目标。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高公生前未被重用的哀叹,以及对他生前遭遇的深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公才华未得以充分利用和实现的遗憾。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高公的深切同情和对其命运的感慨。同时,诗中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