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宛转淮山麓,浩荡淮光酿山绿。
侧峰横岭巧连延,直自钟山彻浮玉。
晓来烟霭与风尘,面目参差未是真。
中宵沆瀣一濯洗,突兀了观清净身。
阳乌飞出扶桑路,却拂群阴披宿雾。
朝晖千丈卧长虹,曙色半岩横匹素。
须臾溪壑渐分明,怪底悬崖化赤城。
风传粥板僧定出,露湿野巢鹤梦惊。
玄晖旧笔绝俗韵,元素豪夺紫泥印。
只今元素入穷泉,惜哉一代风流尽。
长淮宛转淮山麓,浩荡淮光酿山绿。
侧峰横岭巧连延,直自钟山彻浮玉。
晓来烟霭与风尘,面目参差未是真。
中宵沆瀣一濯洗,突兀了观清净身。
阳乌飞出扶桑路,却拂群阴披宿雾。
朝晖千丈卧长虹,曙色半岩横匹素。
须臾溪壑渐分明,怪底悬崖化赤城。
风传粥板僧定出,露湿野巢鹤梦惊。
玄晖旧笔绝俗韵,元素豪夺紫泥印。
只今元素入穷泉,惜哉一代风流尽。
【注释】:张籍《题张信道所藏李元素淮山清晓图》
- 长淮:指秦淮河,在安徽和江苏境内。2. “宛转”二句:形容淮水曲折回环,波光闪烁映照淮山的苍翠。3. “侧峰”二句:指山势高峻,峰峦连绵。4. “直自”二句:形容钟山山峰高耸入云,犹如浮在水中的玉石。5. “晓来”二句:形容清晨时分,烟雾弥漫和风尘扑面的景象,使人难以辨识真实的面貌。6. “中宵”二句:形容夜间月华如水,洒满大地;又形容晨曦破晓,阳光照耀大地,形成美丽的景观。7. “须臾”二句:形容溪流、山涧逐渐变得清晰可见,悬崖上的岩石也渐渐显露出红色的光泽。8. “风传”二句:形容风吹过粥铺的木板,发出声响;又形容露水滴落在野鸟栖息的巢穴上。9. “玄晖”二句:形容李白的诗才独步天下,无人能与之相比;又形容李元素才华出众,能够夺取帝王的赏识。10. “只今”二句:形容如今李元素已进入穷困的境地,他的风采已经消逝殆尽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张籍在元和九年所作(公元824年),当时他任国子监主簿,而李元素是当时的著名诗人。张籍对李元素的诗歌才华赞赏有加,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全诗共八联,每联都用“只今”二字开头,表达诗人的感慨之情,其中第一联和最后两联用得最多,且反复咏叹,情深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