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三山驾空虚,珠宫贝阙神仙都。
茫茫弱水限舟楫,人迹不到如有无。
平生点检江山好,只有龙宫觉华岛。
何年经创作者谁,兴圣帝师孤竹老。
老人绝俗栖金沙,岁久喜舍来天家。
悬崖架壑置佛屋,突兀殿阁凌烟霞。
乃知造物开神异,故压祇园布金地。
四顾鲸波翼宝岩,玻璃环拥青螺髻。
我生自厌薰膻腥,坐觉两腋生清泠。
夜凉海月耿不寐,几欲举手扪天星。
明朝收帆落尘土,一梦回头散风雨。
向令坡老此经行,想不愿为天竺主。
注释
- “传闻三山驾空虚”:传说中的蓬莱三山位于虚无缥缈之地,是神仙居住之所。
- “珠宫贝阙神仙都”:形容蓬莱三山如同珍珠般闪耀,宫殿用贝壳搭建,是神仙的聚集地。
- “茫茫弱水限舟楫”:指弱水(今恒河)宽阔无边,船只难以通行。
- “人迹不到如有无”:暗示蓬莱三山神秘莫测,人迹罕至,仿佛存在于无形之中。
- “平生点检江山好”:诗人一生喜爱游览名山大川,对美丽的山河情有独钟。
- “只有龙宫觉华岛”:诗人认为龙宫与觉华岛(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他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色。
- “何年经创作者谁”:诗人询问是谁创建了这美景,表达了对创造者的好奇。
- “兴圣帝师孤竹老”:兴圣帝师即唐代高僧玄奘,孤竹老可能是指玄奘的弟子之一,此处借指创造者。
- “老人绝俗栖金沙”:描述老人隐居在金沙江畔,远离尘世喧嚣。
- “悬崖架壑置佛屋”:描绘了佛像建于险峻的悬崖之上,展现了佛教的虔诚和智慧。
- “突兀殿阁凌烟霞”:形容建筑巍峨壮观,与云霞相映成趣。
- “乃知造物开神异”: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造化之力。
- “故压祇园布金地”:暗示蓬莱三山被置于神圣之地,如祇园。
- “四顾鲸波翼宝岩,玻璃环拥青螺髻”:形容海景壮阔,岩石如翡翠,形象生动。
- “我生自厌薰膻腥,坐觉两腋生清泠”:诗人厌倦世俗烟火,感到清爽宁静。
- “夜凉海月耿不寐,几欲举手扪天星”:夜深人静,诗人难以入眠,想要触碰天空中的星星。
- “明朝收帆落尘土,一梦回头散风雨”:诗人清晨收拾行囊准备离去,心中带着留恋和感慨。
- “向令坡老此经行,想不愿为天竺主”:如果当年苏轼曾到过这些地方,他可能不想成为那里的主宰或领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历杭州时所作,通过对杭州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蓬莱三山比作神仙居住之地、将海景比作翡翠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诗人在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