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妙莫测,百卉巧剪裁。
朱朱与白白,脂粉如匀腮。
泽沾无遗物,烧却绿回荄。
痼阴少成实,涉山良乏材。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早春花卉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1)
“天公”句: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自然界的一切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妙莫测:形容大自然变化无穷,难以揣测。百卉:指各种各样的花。巧剪裁:指花儿在春风的吹拂下,竞相开放。
(2)
“朱朱”句:写桃花、杏花、梨花等,颜色红艳,犹如少女涂脂抹粉,十分娇媚。白白:写梅花、杏花、梨花等,白里透红,十分娇美。脂粉:这里用来形容桃花、杏花、梨花等花朵的颜色鲜艳,像涂抹上了胭脂一样。腮:指两颊。
(3)
“泽沾”句:指花草树木被滋润后,生机勃发。泽:润泽,滋润。无遗物:指花草树木茂盛,覆盖大地。烧却绿回荄:草木枯干,但根须仍然顽强地生长出新芽。燎:烧,燃烧。回:返,返回。
(4)
“痼”句:意为根深蒂固的植物,不易长成高大的树木。病树:指那些已经失去生机的树木。少成实:指那些不能结果的树木。
(5)
“涉山”句:意思是说,山上的树木很少能长成高大的树木,因此需要更多的木材;即使能够长成大树,也往往因为根基不牢固而不能长久生存。良:实在,确实。乏材:缺乏材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早春花卉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前四句先从色彩和形态上描绘出早春花卉争奇斗妍的美丽景象,然后以“天公妙莫测”“百卉巧剪裁”作结,赞颂自然之造化的神奇,表现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又回到咏物上来,通过“病树”与“良材”两个典型事例,来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比喻贴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