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身安心静。谁羡往来迎请。正教满天涯。过流沙。
师意真慈普度。应系群生开悟。积行要无边。性方圆。
诗句
道无情但愿身安心静。谁羡往来迎请。正教满天涯。过流沙。
译文
无欲则静,谁羡慕你来我往的欢迎?佛法无边。
注释
- 道无情:这里“道”指佛教之道,强调佛教的教义是超越一切欲望,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 但愿身安心静:希望修行者在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平和。
- 谁羡往来迎请:这里用“谁羡”反问,表示在修行的道路上,人们往往羡慕那些忙碌于世间事务,忙于应酬的人。
- 正教满天涯:这里的“正教”可能是指纯正的、正确的宗教教义或修行方法,而“满天涯”则表示这种教义无处不在,遍布每一个角落。
- 过流沙:流沙可能指的是沙漠,也可能象征着修行者面临的艰难困苦。通过克服这些困难,才能到达彼岸,也就是修行的目标。
- 师意真慈普度:这里的“师意”可能指的是修行者的师父或者导师的意图,而“真慈普度”则表示这种意图是真正的慈悲和普遍的救赎。
- 应系群生开悟:这里的“应”表示应该或应该如此,而“系”可能指的是联系、指导的意思。“群生”指所有众生,而“开悟”表示通过修行获得智慧和觉悟。
- 积行要无边:这里的“积行”可能指的是修行者的修行历程,而“无边”表示这种历程是无穷无尽的。
- 性方圆:这里的“性”可能指的是本性,而“方圆”可能指的是圆滑、灵活等特质。整体而言,这句话可能在描述一个修行者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对于佛法的理解和实践。诗人强调了修行者应当放下世俗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清净。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忙碌于世间事务,忙于应酬的人的不屑一顾。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正教满天涯”和“过流沙”,暗示了修行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修行,就能达到精神的彼岸。最后,诗中提到“师意真慈普度”,表明修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也是为了让所有众生都能得到解脱和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