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株名古寺,近复说东阳。
翠树骈赪卵,烧空炯夜光。
果堪凉渴朔,叶复草颠张。
欲上潼江去,寻思石蜜霜。

注释:

  1.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世上的人都在赞美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
  2. 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柑:我想纠正这种错误,创作一首《冬果十咏》来描绘柑橘。
  3. 万株名古寺,近复说东阳:万株柑橘树,靠近又说起东阳。
  4. 翠树骈赪卵,烧空炯夜光:绿树和红鸡蛋一样密集,燃烧着夜空中的光亮。
  5. 果堪凉渴朔,叶复草颠张:果实可以缓解夏天的炎热和口渴,叶子又覆盖了草地。
  6. 欲上潼江去,寻思石蜜霜:想要爬上潼江去,思考那石蜜般的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十咏》,这是其中的一首《冬果十咏》。这首诗通过对柑橘树的描绘,展示了柑橘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的第一句就提出了一个观点:“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人们总是赞美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果实,而忽视了其他季节的事物。这种观点可能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误解和偏见,也可能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句“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则是说,作者想要纠正这种错误,创作一首《冬果十咏》来描绘柑橘。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理解。
    接下来的句子“万株名古寺,近复说东阳”描述了柑橘树生长的环境。这里的“万株名古寺”可能是在形容柑橘树的密集程度,而“近复说东阳”则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柑橘种植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柑橘树的描写。“翠树骈赪卵,烧空炯夜光”这句诗描绘了柑橘树的茂密和美丽,仿佛它们在夜空中燃烧着光芒。而“果堪凉渴朔,叶复草颠张”则进一步强调了柑橘的清凉解渴和覆盖草地的功能。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愿望。“欲上潼江去,寻思石蜜霜”表达了作者想要爬上潼江去,寻找那种石蜜般美味的柑橘的愿望。而“寻思”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纠结和迷茫,他既想品尝到那份美好,又担心自己无法承受那份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柑橘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