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逐东风过曲江,人间俯仰隔兴亡。
江头潮涸趋渔浦,山下城空失凤凰。
漠漠黄埃昏草棘,悠悠陈迹阅星霜。
由来离黍游麋地,不分铃鸣替戾冈。
【注释】
- 钱塘旧京:指杭州。旧京,即旧都。
- 东风过曲江:春风拂面过曲江。曲江,在长安东南,是唐代京城长安(今西安)的名胜之地。
- 人问俯仰:人生起伏不定,如同人与物一样,时上时下。
- 江头潮涸趋渔浦:江边的水干了,渔民们就到渔浦去捕鱼。渔浦,地名,在今江西彭泽县南。
- 山下城空失凤凰:城里的房屋已空,只剩下凤凰台还在。凤凰台,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曾在这里筑台而称霸,后被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自刎于乌江。
- 漠漠黄埃昏草棘:茫茫一片黄色尘土笼罩着草丛荆棘。黄埃,形容尘土很厚。
- 悠悠陈迹阅星霜:历史的遗迹,历经沧桑,像星星和月亮一样,见证时间的流逝。
- 由来离黍游麋地: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这荒凉的地方游牧,放牧。黍、鹿,都是古代的通称。
- 不分铃鸣替戾冈:不管铃声多响,也比不上那凄凉的哀乐声,因为那代表着悲惨的死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杭州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曾逐东风过曲江”,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东风拂面过曲江,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曲江”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当时的文化中心。然而,诗人在这里用“东风”一词,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暗含了世事的变幻无常,暗示了历史的兴亡更迭。
诗的第二句“人间俯仰隔兴亡”,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易逝的感慨。这里,“俯仰之间”形容人生短暂,“隔兴亡”则表达了世事的无常,让人感叹不已。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第三句“江头潮涸趋渔浦”,描述了江边的景象。江头的潮水已经干涸,渔民们只能到渔浦去捕鱼。这个场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残酷,又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无奈。诗人在这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现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最后三句“山下城空失凤凰”,“漠漠黄埃昏草棘”,“悠悠陈迹阅星霜”,进一步描绘了杭州的历史变迁。山下的城市已经空荡荡的,只剩下凤凰台还在。而那茫茫一片的黄埃,以及星星和月亮见证的时间流逝,都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杭州的历史变迁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