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传春涨没溪毛,又喜朝晴暖土膏。
箬裹旋生新接树,花窠重发旧栽桃。
扫蜂上彗经营早,通燕归帘结构牢。
莫道山中勋业少,等闲善类入钧陶。
注释:
谁传春涨没溪毛,又喜朝晴暖土膏。
箬裹旋生新接树,花窠重发旧栽桃。
扫蜂上彗经营早,通燕归帘结构牢。
莫道山中勋业少,等闲善类入钧陶。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雨后看到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
首句“谁传春涨没溪毛”,描述了春天的雨水使得溪水上涨,溪边的草被淹没的情况。这里的“没溪毛”形象地描绘出溪边草木被雨水冲刷的景象,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第二句“又喜朝晴暖土膏”,则表达了对阳光明媚、土地湿润的欣喜之情。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箬裹旋生新接树”,则是描绘了农民用箬叶包裹树苗的场景。这里的“旋生”和“新接”都强调了树苗的生长速度和新生的活力。而“箬裹”则是指农民们用箬叶来包裹树苗,以保护它们不受风雨的侵害。
第四句“花窠重发旧栽桃”,则是描述了桃花重新开花的情景。这里的“旧栽桃”意味着这些桃树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栽培,已经长成了成熟的果树。而“花窠重发”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
接下来五句,都是描绘了诗人在农事活动中的辛勤劳作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他不仅关注农事活动本身,还关心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生长状况。例如,他观察到蜜蜂忙碌地采蜜,燕子归来准备筑巢等现象,这些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生态现象。通过观察这些现象,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好。
最后两句“莫道山中勋业少,等闲善类入钧陶”,则是诗人对自己在山中从事农业劳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的表达。这里的“勋业”指的是他在山中进行农业劳作所取得的成果。而“钧陶”则是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用耒耜耕作土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辛勤劳作的肯定和自豪,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过后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在农事活动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