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熨眼洗浮埃,共看梅边节物来。
破闷好诗胜搔背,浇寒新酒似淋灰。
宾主风裁推滕阁,弟子声名咏有台。
怜我岁华相逐老,应将暖律发枯荄。

【注释】

次韵通甫至日:这是一首和韵诗,是作者应友人之约而作。通甫是作者的朋友,他来到作者的居所(通夫)时,作者即席赋此。先生: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朋友。熨眼洗浮埃:把眼睛擦洗干净,除去眼中的尘垢。破闷好诗胜搔背:有解闷的好诗胜过挠头皮。破闷:消除烦闷。好诗:好的诗。搔背:挠头皮。破闷:解除烦恼。浇寒新酒似淋灰:用新的酒来驱赶寒冷,犹如用热水淋湿了灰尘一样。宾主风裁推滕阁:主人与客人在滕阁上谈古论今,风度相投。宾主:客人与主人。滕阁:滕王阁。滕王阁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骈体文《滕王阁序》中描述的一处名胜之地。弟子声名咏有台:我作为学生,名声远扬。咏:歌咏,颂扬。台:指滕王阁下的阁楼。

怜我岁华相逐老:可怜我这人年岁大了,岁月也渐渐流逝。岁华:年岁、岁月。相逐:相伴,一起流逝。

应将暖律发枯荄:应该让温暖的春天使草木复苏。暖律:温暖的季节,指春暖时节。发:萌发。枯荄:枯萎的草根。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应友人通甫之约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和深厚的友谊。

第一句“先生熨眼洗浮埃”,描绘了主人热情迎接朋友的情景。这里的“先生”是对朋友的尊称,表示对朋友的尊敬和欢迎。“熨眼洗浮埃”则形象地描述了主人热情接待朋友的场景,仿佛用热毛巾为客人擦去眼中的尘埃,展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这一句既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共看梅边节物来”,表达了作者和朋友共同欣赏梅花的美好时光。这里的“共看梅边节物来”意味着两人一边欣赏梅花的美丽,一边谈论着节日里的事情。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句“破闷好诗胜搔背”,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对于消除烦闷的作用。这里的“破闷”指的是解除心中的烦闷,而“好诗”则是指那些能够带来心灵愉悦的诗歌。通过这句诗,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的喜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中琐事的淡然处之的态度。

第四句“浇寒新酒似淋灰”,则通过比喻的方式,描绘了新酒驱赶寒冷的场景。这里的“浇寒新酒”指的是饮用新酿的美酒,而“淋灰”则是形容美酒的温度足以驱散寒冷。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

第五句“宾主风裁推滕阁”,则赞美了主人与客人在滕阁上的风采。这里的“宾主风裁”指的是主人与客人的风范和气度,而“滕阁”则是滕王阁,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喜爱和对古人风雅的赞赏。

最后两句“弟子声名咏有台”,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名声的向往和对滕王阁的景仰。这里的“弟子声名”指的是作者作为学生的身份,而“咏有台”则是形容自己对滕王阁这个名胜地点的向往之情。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己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