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仙自在步如飞,络脑黄金不受羁。
篱菊清香须把酒,京尘红涨不缁衣。
倚楼看剑浮名逼,闭户寻诗过客稀。
水击枪榆俱有得,不妨着我子陵矶。

【注】沃梅泉:指苏轼。鄙韵:东坡诗中常以“东坡”自谦或自称,称自己作品为“鄙韵”。

次韵沃梅泉见寄并见和鄙韵

散仙自在步如飞,络脑黄金不受羁。

篱菊清香须把酒,京尘红涨不缁衣。

倚楼看剑浮名逼,闭户寻诗过客稀。

水击枪榆俱有得,不妨着我子陵矶。

注释:

散仙自在步如飞,络脑黄金不受羁。

篱菊清香须把酒,京尘红涨不缁衣。

倚楼看剑浮名逼,闭户寻诗过客稀。

水击枪榆俱有得,不妨着我子陵矶。

赏析:

苏轼(1037-1200),字子瞻,号东坡,又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谪到岭南、黄州、惠州等地,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诗风豪放飘逸,语言生动幽默,意境深远开阔,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这首《次韵沃梅泉见寄并见和鄙韵》是苏轼在惠州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句“散仙自在步如飞”,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纷扰,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以“散仙”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境已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能够随意行走,不受任何束缚。这里的“步如飞”不仅形容了行走的速度之快,更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次句“络脑黄金不受羁”,进一步强调了他不受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决心。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拥有络脑黄金的人,不受世俗的羁绊,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的“不受羁”既指物质上的财富不被束缚,也指精神上的自由不受限制。

接着三句“篱菊清香须把酒,京尘红涨不缁衣。”描绘了诗人在篱笆旁品尝菊花美酒,欣赏京城繁华景象的情景。但在这繁华喧嚣的环境中,诗人并未被名利所累,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里的“篱菊清香”和“京尘红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他面对名利诱惑时的从容和坚定。

接下来的几句“倚楼看剑浮名逼,闭户寻诗过客稀。”则是诗人在惠州生活的另一面。他选择倚楼观景,欣赏自然美景;闭门不出,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诗意。这里的“看剑”和“寻诗”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水击枪榆俱有得,不妨着我子陵矶。”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总结和升华。他认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能够坚守内心的信仰和追求,就能够得到人生的真谛。这里的“子陵矶”是指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地隐居的地方,后人以此代称隐士居住之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开阔,充满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散仙”、“络脑黄金”、“篱菊清香”等意象的运用,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还通过对比手法增强了表现力,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思想转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