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史驰驱纵复横,不烦绳削自天成。
后来纵欲修良史,法度森严敢变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
“夜坐评史史记”:在夜晚坐着评论历史和史书。
“迁史驰驱纵复横,不烦绳削自天成”:司马迁写《史记》,驰骋自如,纵横捭阖,不烦绳削,就自然形成。
“后来纵欲修良史,法度森严敢变更”:后世有人想要修一部好的史书,可是因为法令条文严密而不敢随意修改,所以不敢轻易更改。此句是作者借古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用了“班固”的典故,来表达对“班固”作《汉书》时的感慨,也暗指对“司马迁”作《史记》的赞美。诗人认为,司马迁作《史记》的时候,他驰骋自如,纵横捭阖,不须烦劳修饰剪裁,就自然形成。而后世有人想要修一部好的史书,可是因为法令条文严密而不敢随意修改,所以不敢轻易更改。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尊重与珍视。
【答案】
译文:
夜深人静时,我坐在灯下评点着历史和史书。
司马迁写《史记》,驰骋自如,纵横开阖,不需烦琐的剪裁,便自然地形成。
后人想要修一部好的历史书,可是因法令条文严密而不敢随意更改,所以不敢轻易改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读《史记》后有感而发之作。作者用“班固”的典来比喻“司马迁”。
“夜坐评史史记”:在夜晚坐着评论历史和史书。这里的“坐”字表明了诗人在阅读《史记》时的心情——沉静、专注、沉思。这种心境与《汉书》作者班固不同,因为他是在忙碌之余才读《史记》。而诗人则在“夜坐”时分,沉浸在历史长河中,品味着其中的甘酸苦辣。
“迁史驰驱纵复横,不烦绳削自天成”:司马迁写《史记》,驰骋自如,纵横捭阖,不须烦劳修饰剪裁,就自然形成。这里的“驰驱”表明了诗人阅读《史记》时的心境——自由奔放;“纵复横”表明了《史记》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纵横捭阖,也有曲折迂回。诗人认为,司马迁写《史记》,就像他自己一样,能够驾驭文字,驾驭历史,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后来纵欲修良史,法度森严敢变更”:后人想要修一部好的史书,可是因法令条文严密而不敢随意更改,所以不敢轻易改动。这里的“纵欲”表明了诗人对后世人的感慨;“法度森严”表明了后世人对法律条文的严格约束;“敢变更”则表明了他们对改变现状的担忧。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用了“班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诗人认为,司马迁作《史记》的时候,他驰骋自如,纵横开阖,不需烦琐的剪裁,便自然地形成。而后世有人想要修一部好的史书,可是因法令条文严密而不敢随意更改,所以不敢轻易改动。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尊重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