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
后夜流琼液,凌晨咀绛霞。
琴弹碧玉调,炉炼白朱砂。
宝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
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
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
有人能学我,同去看仙葩。
言志
介绍
《言志》是一本文学作品,其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在这部作品中,苏轼通过诗歌、词赋以及书信等形式,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言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苏轼对自我、时代与文化的深刻反思和表达。
相关推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要求来分析。 “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意思是:我在这青山翠竹环绕的云水洞里安下了我的小家。“青山”指山,“云水”即水,“窟”即洞,“云水窟”指山洞或山间的清幽之处。 “后夜流琼液,凌晨咀绛霞。”意思是:后半夜,清冷如玉的露珠在月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芒;清晨,红润如霞的光气在朝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注释: 草命如悬露,轻生类转蓬:草命,像草一样的生命;悬露,像悬挂在天上的露水一样脆弱;轻生,像飘落的蓬草一样轻易改变方向。 所嗟明夜月,难与古人同:嗟,感叹;同,相同。感叹的是明亮的月光,难以和古人相比。 赏析: 此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以草命比人命,暗喻人生如同悬在天边的露珠,易逝而不可久留。颔联“转蓬”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生命像风中的蓬草一样,随风飘荡不定
诗句解释 1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 九垠,指广阔的天地或无边无际的空间,化为魅,意味着被神秘力量控制或迷惑。亿丑,指极多或极大的丑陋之物,俘为虏,表示被俘虏或成为奴隶。这句话表达了对无法逃脱命运和困境的无奈和感叹。 2. 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髡钳奴于鲁: 卒于吴,指在吴国结束生命;髡钳奴于鲁,意指在鲁地被强制剃发并作为奴隶。这句话反映了诗人面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自由的渴望。 3.
【注释】 言志:诗篇自序,抒写怀才不遇,辞官归隐的思想。“拙”与“畏吏事”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观书”二句谓读书至晚,手不释卷,但一过即忘,再读已非旧时之书。“禹穴”四句谓曾到大禹治水的禹王庙,也曾到孔林拜谒孔子庙。“俯首”三句谓因年老体衰,低头拱手,不能像友人那样高谈阔论。“庞洪”四句谓自己虽为朝廷所重用,却常被朋辈们讥笑,说他们像庞统、黄承彦一样,在豪门中奔走,而自己却弃置闲散,无所作为
【注释】 言志:表达志向。 岂观非圣:难道不是圣贤之辈。 才犹耻壮夫:才能尚且感到羞耻。 五经笥:指《五经》的箱子,古代用来存放经典书籍的书箱。《汉书·艺文志》载“《诗》三百篇”、“传”七十卷、“礼”三十九篇、“乐”十六卷、“易”十一篇、“春秋”十二卷。五经是儒家经典的总称,后来也泛指儒家经典。 八驺呼:指车驾出行时所招来的八方宾客、随从人员。驺,古时指马夫;这里引申为宾客、随从人员。 投耒
诗句释义及赏析 冯欢客传舍,弹铗歌不已。 注释与解析:冯欢客,即冯欢之客,可能是一介布衣或隐士。他住在驿站中,一边弹着剑,一边高歌不止。这里的“弹铗”和“歌不已”表现了冯欢客的孤傲与不羁,他的歌声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不满。 托身孟尝君,惟有一剑耳。 注释与解析:“孟尝君”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名相范雎。冯欢客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内心仍怀有侠义之心
【注释】: 足濯(zhuó)长江万里流,手提三尺龙泉游。 足濯,洗脚,比喻为国为民奔走。 濯,通“濯”,洗涤。 足濯长江,形容为国家、民族奔忙。 身行千里路,手持三尺剑(即宝剑),在江湖中遨游。 三尺剑,指随身携带的利剑。 身行千里路,形容奔波忙碌。 胸中一片英雄气,生不杀奸死不休。 胸中,指胸怀。 一片英雄气,指豪迈的气概。 生不杀,意谓活着的时候就不能杀害坏人。 奸,指奸邪的人。 休,停止。
【注释】 1. 畴昔:过去。学为文:学习写文章。拟:想,设想。周孔道:指孔子和周公之道。2. 心劳:心里劳累。道未至:道理没有达到。3. 壮岁:年轻时。成衰老:变成衰老的人。4. 楷模:模范。风雅词:指典雅的诗。5. 立言多讽喻:写文章多有讽喻之意。反为时人嗤:反而被世人嘲笑。6. 嗟嗟:叹词,表示惋惜。不复古:不模仿古代。7. 训世:教诲世人。无纤益:没有什么帮助。8. 权门:有权有势的门第
【注释】 少小诵六经,中岁始闻道。 少:年轻时;诵:诵读;六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合称"五经")等儒家经典。 中岁:中年。 乃知三百篇,不贵辞娟好。 三百篇:指《诗经》;娟好:形容文词华美、优美。 发言将自宣,犹若未深造。 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意见;将:将要,即将。 犹若:好像,似乎;未:未曾;深造:深入地学习。 覃恩:广博的恩惠;覃:广大;窜易:改变。
注释: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不追求金银财宝,不经商不做官。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闲暇时我写诗,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情感,不让人们为金钱所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生活的态度。他不追求世俗的富贵,也不为权力地位所驱使,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高尚的生活方式——种山修道。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而不追求名利,不让人们为金钱所困
诗句释义 1 六籍穷搜不惮劳,喜承恩宠圣明朝。 - “六籍”指的是《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穷搜”表示广泛搜集和深入研究。这里表达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究和对学问的不懈追求。 - “不惮劳”意为不畏辛苦。 - “喜承恩宠圣明朝”表达了诗人因得到皇帝赏识而感到欣喜。 2. 一心自拟全臣节,万死谁知触宪条。 -
注释: 1. 气压元龙百尺楼,壮怀长拟继前修。 - 气压元龙百尺楼:意指气势如虹,高不可攀。元龙,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他曾经在南阳草庐中隐居。这里的“气压”比喻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远大,如同诸葛亮一般;而“百尺楼”则形容自己有登顶之志,胸怀壮志,想要超越前人。 2. 半生堪笑随蓬转,百炼羞为绕指柔。 - 半生堪笑随蓬转:意指半生的光阴像随风飘动的蓬草一样,无足轻重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自然景观的感慨。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归路玉花骢,行人大华东: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看到的美丽景象,即一匹白色的马,它的名字叫做“玉花骢”。这匹马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2. 龙头惊昨梦,马足信东风: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归途中所经历的一段旅程
注释: 得句霜钟后,怡神雪盎前。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得到佳作之后,我会怡心悦神,欣赏雪景。 莫将容易看,比作稿心禅。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过于轻易地看待它,将它比作禅宗的修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艺术创作需要用心去感受和领悟,不能轻率对待。同时,他也强调了艺术创作的价值,认为它是心灵的一种修炼,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和领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的标题是《言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释义 1. 通籍三十年:指科举考试中举,进入官场已三十年。 2. 息肩犹未得:指虽然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还未能够真正地放下心来。 3. 静中自寻思:在寂静的环境中自己寻找答案或思考问题。 4. 永夜劳转侧:长时间地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形容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5.
解析与翻译: - 诗句一: "安居何事叹穷途,磊落襟怀是丈夫。" 注释与赏析: “安居”指的是安身立命,“穷途”可能意味着困境或无路可走。这里诗人表达了在困顿中仍要保持豪迈和正直的心态。“磊落襟怀”指的是心胸开阔、坦率。“是丈夫”表明这种胸怀和态度符合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标准。 - 诗句二: "笔底诗情随处有,花前酒债一春无。" 注释与赏析: “笔底诗情”意味着诗歌中的灵感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