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诵六经,中岁始闻道。
乃知三百篇,不贵辞娟好。
发言将自宣,犹若未深造。
尝恐岁年晚,白露先芳草。
覃恩时窜易,举笔如振槁。
庶或谐雅音,咏歌以终老。
【注释】
少小诵六经,中岁始闻道。
少:年轻时;诵:诵读;六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合称”五经”)等儒家经典。
中岁:中年。
乃知三百篇,不贵辞娟好。
三百篇:指《诗经》;娟好:形容文词华美、优美。
发言将自宣,犹若未深造。
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意见;将:将要,即将。
犹若:好像,似乎;未:未曾;深造:深入地学习。
覃恩:广博的恩惠;覃:广大;窜易:改变。
举笔如振槁:拿起笔来如同拨动枯干;振:振动;槁:干枯的树枝。
庶或谐雅音,咏歌以终老。
庶:或许;谐:和谐;雅音:高雅的音乐;咏歌:歌唱;终老:一直到老死。
【译文】
年轻时期就熟读六经,到中年才懂得了道理。
才知道《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等儒家经典是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修饰的。
一出口就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好像没有真正领会过一样。
我担心年老色衰,比白露还要早地失去了青春的芳草。
广博的恩惠随时可能改变,提起笔来就像拨动枯干的树枝一样。
但愿有朝一日能够和高雅的音律协调一致,最后用歌唱来度过余生。
【赏析】
此为一首抒发人生感慨与追求的诗作。作者早年饱读圣贤之书,但到了中年才悟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是不需华丽辞藻修饰的。他感到遗憾的是自己虽然口才不错,但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他甚至担心自己到了老年时会被岁月所淘汰,像白露一样过早凋谢。因此,他对广博的恩惠非常敏感,并时刻注意着它的变化。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和高雅音乐的旋律保持一致,并以歌声度过余生。这首诗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从年少到中年,对知识的追求和感悟,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