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学为文,拟尽周孔道。
心劳道未至,壮岁成衰老。
畴昔学为诗,模范风雅词。
立言多讽喻,反为时人嗤。
为诗复为文,嗟嗟不复古。
训世无纤益,何为自劳苦。
权门既不游,青山宁合负。
一来林下居,四载不出户。
退省为佛徒,讲经自裨补。
憧憧来学辈,往往入深坞。
智者乃吾宗,龙猛乃吾祖。
寒窗夜摛毫,虚堂昼挥麈。
翼此二圣心,欲令万物睹。
羸羸长抱疾,行年四十五。
草堂三四间,牢落连云洞。
经时无客来,衡门绝迎送。
榻有无弦琴,向风时一弄。
窗列楞严典,要言长讽诵。
真妄一无得,超然谁与共。
凡圣病眼花,死生春夜梦。
病差梦已醒,万汇徒营营。

【注释】

  1. 畴昔:过去。学为文:学习写文章。拟:想,设想。周孔道:指孔子和周公之道。2. 心劳:心里劳累。道未至:道理没有达到。3. 壮岁:年轻时。成衰老:变成衰老的人。4. 楷模:模范。风雅词:指典雅的诗。5. 立言多讽喻:写文章多有讽喻之意。反为时人嗤:反而被世人嘲笑。6. 嗟嗟:叹词,表示惋惜。不复古:不模仿古代。7. 训世:教诲世人。无纤益:没有什么帮助。8. 权门:有权有势的门第。既不游:不参与。9. 青山:比喻隐居之所。宁合负:岂能辜负?10. 林下居:在山林之中居住。四载不出户:四年未曾出外。11. 退省:退隐,退朝省政。为佛徒:成为和尚。12. 讲经自裨补:讲经说法,自我补救。13. 憧憧:来往匆匆。来学辈:来访求学问的人。14. 龙猛:指龙树、龙猛等大乘佛教高僧。15. 寒窗夜摛毫:在寒冷的窗户里写作。16. 虚堂昼挥麈:在大堂中挥动拂尘(麈尾)。17. 翼此二圣心:辅助这二位圣人的心志。18. 欲令万物睹:想要使万物都看到。19. 羸羸:病弱的样子。长抱疾:长久患病。20. 草堂三四间:简陋的草堂只有三四处。21. 牢落连云洞:凄凉寂寞的山洞口。22. 经时:长时间。无客来:没客人来。23. 衡门:衡门,古称门横木为衡,以衡为门,形容隐居。绝迎送:完全断绝来往接待。24. 榻有无弦琴:床铺上放着一张没有弦的琴。25. 向风时一弄:有时轻轻地弹奏一下。26. 楞严典:楞严经,佛教经典之一。27. 真妄一无得:真实与虚幻都没有得到。超然谁与共:谁能超越呢?28. 凡圣病眼花:凡人和圣人都因眼花而看不清事物的真实面目。29. 死生春夜梦:生死犹如春夜的幻梦。30. 病差梦已醒:病愈后,梦想也随之破灭。31. 万汇:各种生命。徒营营:徒劳地忙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他晚年归隐期间所作的诗篇。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权力和世俗的淡泊之心,以及他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首句“畴昔学为文,拟尽周孔道”,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学习作文章时,试图通过模仿孔子和周公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理念。然而,诗人发现真正理解并运用这些思想并不容易,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接下来的句子,如“心劳道未至”、“壮岁成衰老”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虽然努力去追求真理和智慧,但最终还是发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让自己变得衰老和疲惫。这种感受使他感到沮丧和绝望。
    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在诗中写道:“一来林下居,四载不出户。”这句话意味着他选择在山林中居住,远离喧嚣和纷扰,以此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在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再次表达了他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翼此二圣心,欲令万物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得整个世界都能看到真理和智慧的存在。这是一种对世界的美好期待和愿景。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权力和世俗的淡泊之心,以及他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如“周孔道”、“龙猛”、“真妄”等,都是诗人思考和感悟的重要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