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与中原隔,自然音信疏。
天涯无去雁,船上有回书。
一别五年外,相思万里馀。
开缄更多感,老泪湿霜须。
寄家书
介绍
《寄家书》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寄家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离愁别绪的诗歌,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文学经典。在阅读与欣赏这首诗时,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还能体会到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状态及其时代特色。
相关推荐
注释: 寄家书——寄送家人的信。 琼与中原隔,自然音信疏——琼州与中原相隔遥远,所以自然的音信就少了。 天涯无去雁,船上有回书——海上没有飞往北方的大雁,但船中有来自北方的来信。 一别五年外,相思万里馀——自从离别已经五年,思念之情绵延万里。 开缄更多感,老泪湿霜须——打开信封更增加了思念之情,泪水湿润了胡须。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情别绪的诗,描绘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寄家书 赏析古典诗歌韵味与情感表达 1. 诗词原文 春云阁雨花泥少,池上波平飞白鸟。 蓟中河外尽天涯,莲叶圆时身到家。 2. 词语注释 - 春云:春天的云彩,常用来比喻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阁:建筑结构,这里指楼阁。 - 雨花:形容雨水落下如同花朵一般美丽。 - 泥少:泥土较少,意喻生机勃勃。 - 池上:水池之上。 - 波平:水面平静无波。 - 飞白鸟:白色的鸟儿在水面自由飞翔。 - 蓟中河外
【注释】 滇中:云南的别称。 故里:故乡,家乡。指作者的故乡四川梓潼。违:违背,离开。 薄禄:贫贱之躯。禄:俸禄,官品。未能归:不能回家。 三冬:一年的三个冬季。暗:昏暗,阴冷。 激缄:急封书信。 回雁:大雁南飞。古人常以鸿雁传书,所以称归雁。隔云:隔着云层。 【赏析】 这是一首寄家书诗,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抒发。全诗从思乡、写景、抒怀几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首联直接点明主题
注释: 寄家书:寄回家的信。 不尽乡愁意万分,匆匆无计挽行人。 无法表达我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只好匆匆忙忙写信来安慰家人。 经时欲慰家人意,先把平安写较真。 时常想要安慰家里的人,首先写下的是对他们的平安祝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不尽乡愁意万分",诗人用"万"字来形容自己的乡愁,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匆匆无计挽行人",诗人用"急"字来形容自己的行动
【注释】 寄家书:托付家书。 白发时时脱,青山处处同:年岁渐长,头发由黑变白;而青山始终不变,四季常青。 人行千里外,书到五湖东:离家很远的人在外奔波,而书信却能够送到遥远的东海之滨。 【译文】 我的头发天天在掉,青山依然绿得那么鲜艳。 我离家千里之外,可我的家信却已经送抵东海之滨了。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诗人通过白发、青山、千里、东海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注释:为什么家书需要反复修改,路途遥远又担心书信的沉浮呢?还怕回家后会增添思念,不敢多说旅途中的忧愁。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家书的反复修改,反映出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担忧。他担心自己的行踪会被家人知晓,从而引起他们的担忧和思念。同时,他也害怕自己的言语过多会引起家人的忧虑,因此不敢多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注释】 ①匆匆:匆忙的样子。②濡墨:沾着墨汁,指写信。③凭仗:凭借,依靠。④便翰:便捷的信纸。⑤政使:倘若(假设)。⑥倩人看:请别人看。⑦便:便捷。⑧暮:晚。⑨无处:没有地方。⑩无:通“毋”,不要。 【赏析】 此诗是一首寄家书的诗。诗人在写家书时,笔端流露出一种急切、焦虑之情。 首句写写信的匆忙。第二句写借助东风寄家书的便利。第三句写如果书信早些送到,就不至于无人欣赏了。末句说
寄家书 空椷数行字,凭君寄所亲。 一官频岁月,万里讯松筠。 疏拙难逢世,文章岂救贫。 故园风景好,愧是未归人。 注释: - 空椷:即“信笺”,书信的代称。 - 凭君:请你。 - 一官:这里指官职。 - 频岁月:频繁,多次。 - 遥讯:远方传书,表示对家人的思念。 - 松筠:松树和竹子,比喻高洁的节操。 - 疏拙:指才疏学浅。 - 文章:指文学创作。 - 救贫:帮助贫困的人或事物摆脱困境。 -
注释:我在异乡,每当与家乡的人相逢,都会谈论家乡的事,希望早日回家。我身处客地,但仍然关心着家人的安危,担心他们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人的关心之心。首句“乡人逢处话乡心”,描绘了诗人在异乡与家乡的人相逢时的情景,他们总是谈论家乡的事情。第二句“明发西归送好音”,表达了诗人对早日回家的期待。第三句“我在客边安所遇”,表明了诗人虽然身在客地,但仍然关心着家人的安危
寄家书 以诗传情,思乡情更浓 1. 第一段:游子泪痕封 - 诗句释义:此句形容寄出的家书如同承载着游子泪水的信封一样,充满了深情和思念。 - 关键词注释:游子,指的是远在他乡的人。 2. 第二段:云山几万重 - 诗句释义:此句形容家书传递的距离之远,仿佛要跨越重重云山。 - 关键词注释:万重,形容距离之远。 3. 第三段:君到鹤洲江上望 - 诗句释义
【注释】: 1. 拈毫(niān háo)欲写几(jī)迟回(chí huí):拿起笔准备写诗,但迟迟不能下笔。 2. 万种新愁顷刻来:形容心中充满了许多新的愁绪,就像一刹那之间涌上心头。万种,形容很多。 3. 书尽兰笺心未尽:写满了兰纸的书信,作者的心却难以平静。 4. 却教缄罢(jiǎn bà)又重开:却让信封封口后又被打开,形容无法释怀,反复思量。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含义的理解。“归雁空将信”,意为归雁把家书带去了,“将”是捎、带的意思,“空”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寒梅又过花”意为梅花又过了开花的季节了,“寒梅”指早开的梅花(即腊梅花)。“慈母泪”是形容母亲的眼泪。“思家”即思念家乡。 【答案】 译文:飞回的鸿雁把家书带去,早春的梅花也开过了。生怕增添母亲的悲伤,不敢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 赏析:此诗写远行之人的思家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旨、手法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诗句分析作答。本题中重点词语有“家书”“平慰”,然后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赏析的角度,比如情感、意境、修辞等。 【答案】 译文: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之重,我拿起笔来想写,又反复沉吟,难以下笔;有许多话想说,但难以说尽,姑且用平淡的文字安慰客人吧。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收到家乡来信后
【注释】 家书:家信。万金:极言书信之珍贵。拈:持握,执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远在异乡的亲人的。 首句“一纸家书抵万金”,写收到家书时的心情。这一句诗的意思是:一封家书比万两黄金还珍贵,因为家书里充满了亲情,包含着思念和关切。 次句“拈毫欲落又沉吟”,意思是说拿起笔准备写信时,心情十分激动,但又迟疑不决。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想写点什么,却一时难以下笔,因为要说的话实在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寄家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亲老膝无侍,念子心每驰。 父母年老,膝下无人照料,我常常惦念着远在他乡的儿子。 偶得远道书,食息联慰怡。 偶尔收到儿子远方寄来的书信,使我得以稍解思念之苦。 一月书两函,所慰亦已稀。 一个月收到两封家书,这种慰藉已经很少了。 慨余在客中,愁病恒缘依。 我在异乡漂泊,疾病不断,常常是因为思家而痛苦。 委云起居好,所告能毋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寄远》。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 "可怜孤泪痕,渍枕成流漪。" —— "可叹的是,我独自一人,泪水已经湿透了枕头,留下了痕迹,就像水面上的涟漪一样。" - "眼中各谋己,道路当告谁?" —— "我在心中筹划着自己的未来,但我不知道应该告诉谁。" - "远望南西门,好柳青垂垂。" —— "远远地望着南方的城门,那里的柳树翠绿而美丽。" - "好云暗相弄,好风自来吹。" ——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昨宵归梦海东城,城上天高北斗横”,意思是:昨晚我梦见从海东的故乡回来。天很高,在城上可以看到北斗星。这两句是写诗人梦中回到故乡的情景。 “照见敝庐霜瓦色,如听幽鸟竹檐声”,意思是:看见我的茅屋被霜覆盖着,就像听到了幽静的鸟儿在竹檐间鸣叫。这两句是写诗人梦中见到故乡的情景。 “箧中短剑吾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