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兄

谁教作雁破群飞,一舸南游遂不归。
乍见音容悲且喜,不知魂梦是邪非。
陟冈望远心犹在,携幼还家意已违。
泪眼重寻丘壑去,可堪犹采故山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兄》是宋代诗人司马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 乍见音容悲且喜,不知魂梦是邪非。
  • 陟冈望远心犹在,携幼还家意已违。
  • 泪眼重寻丘壑去,可堪犹采故山薇。
  • 谁教作雁破群飞,一舸南游遂不归。
  • 乍见音容悲且喜,不知魂梦是邪非。
  • 陟冈望远心犹在,携幼还家意已违。
  • 泪眼重寻丘壑去,可堪犹采故山薇。
  • 谁教作雁破群飞,一舸南游遂不归。
  1. 诗人介绍
  • 司马棫,字才叔,宋陕州夏县人,司马槱的弟弟。他登进士第,并应贤良举,但因为党案而不召。
  1. 诗歌赏析
  • 《哭兄》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和对兄长命运的关切。
  • 诗中的“乍见音容悲且喜”表现了诗人见到兄长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因失去亲人而悲伤,又有因重逢而欣喜。
  • “不知魂梦是邪非”,反映了诗人对兄长魂魄是否仍在的疑惑,表达了一种无法与死者沟通的无奈。
  • 诗的结尾部分,“泪眼重寻丘壑去,可堪犹采故山薇”,描绘了诗人在思念中寻找寄托的情景,以及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故乡的辛酸。

《哭兄》不仅是一首表达兄弟情深的作品,也是对人生无常、离愁别绪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人际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