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棘扪萝入洞中,拂尘剥藓识涪翁。
我缘直道来施右,君为清诗到石通。
定后寂寥无异议,危初萋菲竟何功。
投豺畀北言犹在,厄宋饥陈道不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披棘扪萝入洞中,拂尘剥藓识涪翁。
我缘直道来施右,君为清诗到石通。
定后寂寥无异议,危初萋菲竟何功。
投豺畀北言犹在,厄宋饥陈道不穷。
的作者。
《石通洞》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的是江南某地的一个小村庄,村中有一座石头砌成的小水井,人们称之为“石通洞”。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村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观,表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情趣。这首诗通过描述石通洞这一特定地点的独特风貌,反映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石通洞》
村南小水绕田湾,石砌山腰架一弯。
风送桃花香满路,人间何处不春寒?
此诗描绘了江南某地的一个小村庄和其周围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描述石头砌成的小井(即“石通洞”)来表现山村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观,并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石通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