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对飘零满径花,静闻春水闹鸣蛙。
故人何处草空碧,撩乱寸心天一涯。
暮春有感
介绍
《暮春有感》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
朱淑真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人失意的时期。朱淑真本人也经历了爱情和婚姻的波折,她的作品往往透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她的这首《暮春有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更抒发了其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在诗中,“故人”二字尤为动人,它唤起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相关推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理解和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意思,理解内容要点。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寂寥、阑干、空碧、草长、天涯、撩乱等。 【答案】 作者独行于花径之上,面对飘零满地的花,心情十分凄清,于是静听潺潺流水之声和蛙声。在作者的眼中,故人已不在人世,只有一片草长碧绿的原野,而自己却孤身一人,漂泊天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暮春有感》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赏析: 1. 幽忧无以销,春日静愈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无法消解,但春天的宁静却让时间感觉过得更慢。 2. 薰风入花骨,花枝午低昂:薰风吹拂着花朵,使得它们更加娇艳;花朵在午后显得有些低垂又昂起。这里的“花骨”可能是指花瓣或花朵的中心部分,而“午低昂”则形容花朵在阳光照射下的姿态变化。 3. 往来采花蜂,清蜜未满房
注释: 暮春时分,我急忙带上歌和酒,享受这难得的清欢。桃林李树,这些美丽的花木能有几日是春天呢?想要了解诗人在愁苦绝顶时会在哪里独自倚栏而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年华易逝的感慨。首句“忙携歌酒趁清欢”表现了诗人急于享受春日美景的心情;第二句“桃李多能几日看”,则反衬出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与无奈;第三句“欲识诗人愁绝处”
【注释】 芜菁:一种植物,这里指春天的草木。春到:春天来临。事已非:一切都已不同了。杜鹃:传说中的鸟名,叫声凄厉,能唤起人们对故土的思念。看又唤春归:看着它又把春天呼唤回来。幽香:淡淡的芳香。一点:一撮,少许。无寻处:没有可寻找的地方。燕蹴飞红:燕子踏着花瓣飞舞,把花上的红色沾污。客衣:外出时穿的衣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暮春”为题,写诗人对春天到来后的变化感到感慨
【注释】 暮春:晚春。 管领风光:指主宰、统领风光。 消得:消受得起。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首句点明“及时行乐”的意思,表明要珍惜春光,抓紧享乐。第二句以“管领风光”来否定“及时行乐”的说法,指出主宰、统领风光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第三句写春去夏来,落花飞絮,春又匆匆离去,表达了诗人惜时伤春之情。末句是说,能消受得起几度春秋呢?言外之意,有生之年难得有这样美好的时光
【注释】 世故:世俗人情,人间琐事。 悠悠:闲适、悠闲的样子。 鬓易华:指人的两鬓发白。 时:指季节。 病:生病。 堪嗟(jiē):值得悲伤、哀叹。 蘼芜(míwú):草名,即“勿忘我”。 古道:指荒凉冷落的旧路。 纷旅志:纷纷扰扰的旅思。 狂歌:放声歌唱。 忆当年事: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月满长安:月亮圆满,形容人饮酒作乐。 【赏析】 《暮春有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美人不见已连朝,况值春残景寂寥。 - “美人不见”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无法见到心仪之人的遗憾。 - “连朝”暗示了这种思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 “春残”指的是春天即将结束,增添了一丝哀愁和寂寞。 - “景寂寥”描述了景色的萧条和人的孤独。 2. 力不禁风红芍药,声偏宜雨碧芭蕉。 - “力不禁”描绘出一种无力抵抗自然现象(如风雨)的无奈。 - “红芍药”是春天的象征
注释: 暮春时节,我客居他乡,心情忧郁烦闷。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很多,但那些景色却无法让我满意。我感叹自己在这忙碌之中不知不觉地变老,而春天的美景又只能在雨中匆匆一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暮春有感”点明了主题,“客边情绪苦多违”则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心境孤寂的情感状态。接下来,“光景那堪过眼非”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感伤
暮春有感 【注】柳絮:柳树的种子,随风飘散。莺声:黄莺的鸣叫声。鹃声:杜鹃鸟的啼叫声。 柳絮纷飞古岸边,桃花乱落小楼前。 【注释】暮春时节,柳絮飞舞,飘落在古老的河畔。桃花纷纷扬扬,落在小楼的前院。 莺声渐涩鹃声懒,催老春光又一年。 【注释】黄莺的鸣叫声音渐渐变得低沉,杜鹃的啼叫声音也显得有些懒散,催促着春天的老去,又是一年的春色
【注释】 杨柳依依:柳树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曳。飞尽絮:柳絮飘散。冉冉:渐渐,缓缓。黄梅:指黄梅时节。流酸:形容梅子成熟后,果肉逐渐变酸。堪怜:可叹,可怜。树大春归去:春天已过,树也离去(比喻人或物离开)。图报春晖:比喻努力报答春天的恩惠。 【译文】 暮春时节,看到柳絮纷纷飘落,想到黄梅季节即将到来,心中不胜惆怅。春天虽然离去,但留下的果实却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暮春时节所写
暮春有感 虚窗帘卷曙光新,柳絮榆钱又暮春。 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 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乾自体仁。 凤纪分颁虽七度,民风深愧未能淳。 注释: 虚窗帘卷曙光新,柳絮榆钱又暮春。 虚窗帘:指朝廷的窗帘,虚表示空无一物。曙光新:指新的一天开始。柳絮榆钱:指春天的柳絮和榆钱,都是春天的象征。 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 听政:指处理政务。花月好:指美好的景色。对时:指对时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