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帘卷曙光新,柳絮榆钱又暮春。
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
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乾自体仁。
凤纪分颁虽七度,民风深愧未能淳。
暮春有感
虚窗帘卷曙光新,柳絮榆钱又暮春。
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
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乾自体仁。
凤纪分颁虽七度,民风深愧未能淳。
注释:
虚窗帘卷曙光新,柳絮榆钱又暮春。
虚窗帘:指朝廷的窗帘,虚表示空无一物。曙光新:指新的一天开始。柳絮榆钱:指春天的柳絮和榆钱,都是春天的象征。
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
听政:指处理政务。花月好:指美好的景色。对时:指对时间的感觉,即珍惜时间。雨旸匀:指天气应该均匀、和谐。
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乾自体仁。
宵衣旰食:指为了处理政务而忙碌到深夜才吃饭,形容勤勉。夕惕朝乾:指从早到晚都小心谨慎。自体仁:指的是自己修养仁义道德。
凤纪分颁虽七度,民风深愧未能淳。
凤纪:指国家或朝代的治理。分颁:分配颁布。虽七度:即使经历了七次。民风:指民众的道德风尚。深愧:深感抱歉、惭愧。未能淳:没有达到淳朴的程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暮春有感》。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政务的繁忙和对于民众道德风气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