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人肠。正西楼独上,愁倚斜阳。称鸳鸯鸂鶒,两两池塘。春又老,人何处,怎惯不思量。到如今,瘦损我,又还无计禁当。
小院呼卢夜,当时醉倒残缸。被天风吹散,凤翼难双。南窗雨,西廊月,尚未散、拂天香。听莺声,悄记得,那时舞板歌梁。
醉思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思仙》是一首词牌名,代表作品有宋代孙道绚的《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和清代汪东的《醉思仙》。下面对这两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 词牌介绍
- 词牌定义:《醉思仙》作为词牌名,属于中国古代诗词的一种体裁形式。它由固定的字数与格律构成,如吕渭老的作品《醉思仙·断人肠》,采用双调八十八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的格式。词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 代表作品:词牌名称并不指向特定的作者或作品,而是泛指符合该格式的诗词作品。孙道绚的《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朱敦儒的《醉思仙·淮阴与杨道孚等赋》等,都是遵循这一词牌创作的著名作品。
- 具体作品分析
- 孙道绚的《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 此词以秋日为背景,抒发了词人面对空寂秋空时的情感。通过对秋日天空的描写和对远方亲人书信难达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 朱敦儒的《醉思仙·淮阴与杨道孚等赋》: 这首词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落日余晖中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 创作手法
- 意象运用:《醉思仙》在词中多处运用自然景物,如晚霞、迷霭、孤松等,营造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美感,也加深了词中情感的表达。
- 情感表达
- 怀旧之情:《醉思仙》通过回顾往事,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已逝亲友的深切思念。这种怀旧之情常常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
- 哀愁与无奈: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及书信难达的无力感,这种哀愁与无奈的情绪构成了词作情感深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醉思仙》不仅是古代诗词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两首词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