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玉搔头,对景山月皎。
霜静在更深,风香我先晓。
水仙花二首
介绍
。
《水仙花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诗,共两首。
1. 水仙花
【原文】
白玉为骨青丝肤,
金铃碧叶红鲜芙。
千秋万岁无凋枯,
春风吹落黄金花。
【注释】
- 白玉:比喻水仙的白色花朵,象征纯洁和高贵。
- 金铃:指水仙花的黄色花瓣,如铃铛般轻盈。
- 碧叶:绿色叶片,衬托出水仙的清新脱俗。
- 鲜鲜芙:鲜艳美丽的样子。
2. 水仙花
【原文】
雪里开花不厌寒,
冰肌玉骨自娟娟。
千年未改幽芳色,
春风吹落黄金冠。
【注释】
- 白雪纷飞的冬天,水仙花开得更艳
相关推荐
诗一: 碧云玉搔头,对景山月皎。霜静在更深,风香我先晓。 翻译: 碧蓝的云朵如同玉制的发簪,对着山景,月光皎洁明亮。霜气清冷,夜色更深沉,我首先被清晨的风香所唤醒。 注释: - 碧云:指天空中像云一样的蓝色。 - 玉搔头:形容女子梳妆时用的玉簪,这里用来比喻天空中的云彩。 - 对景:面对风景。 - 山月皎:山间的月亮明亮皎洁。 - 霜静:形容夜晚的霜气清凉寂静。 - 深:深沉。 - 先晓
第一首: 水仙花,在秋水之中剪裁出,仿佛从龙宫里垂下的云。 第二首: 我意得子佩玉,笑许无言中。 注释: 肌肤:比喻花的花瓣或茎干。 秋水:秋天的水,这里代指花的颜色。 垂云:形容花下垂的姿态。 龙宫:古代神话中的龙王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水母的居所。 我意得子佩,笑许无言中:意思是说我得到了你(指水仙花),并且你的微笑也在不言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和纯洁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瑶池来宴老仙家”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宴会图景。瑶池,作为神话传说中的瑶草琼华之水,自古以来就是神仙们聚会的地方,此处用来比喻诗中描写的水仙花所处的高雅环境。“来宴”则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环境的赞美,同时也暗指水仙花被赋予了仙人的特质,具有超脱俗世、洁净高洁的美德。 第二句“醉倒风流萼绿华”,进一步强调了水仙花的风韵与气质。这里的“醉倒”并非字面上的醉酒
注释: - 花盟:花朵的约定,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 平日不曾寒:平常的日子里不会感到寒冷。 - 六月曝根:在六月炎热的季节中晒干根部。 - 高处安:在高处放置或者安置。 - 待得秋残:等到秋天过去一半时。 - 亲手种:亲自种植。 - 万姬围绕:形容众多美女围绕着。 - 雪中看:在雪中观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在夏天和冬天的不同状态
注释: 水仙花,不施以铅粉妆饰,自然之美。无尘有韵,指的是它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韵味。翠带,指水仙的茎叶,金杯,指用来盛酒的杯子。这首诗赞美了水仙花的自然之美和清新之气,同时表达了对诗家(诗人)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写,赞美了它的自然之美和清新之气。首句“天然初不事铅华”,意思是水仙花不施以铅粉等人工修饰,保持了它的自然之美。次句“此是无尘有韵花”
林下清风自一家,“稍亲梅竹近兰芽”,这一句描绘了水仙花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亲近梅竹,靠近兰花的嫩芽。 诗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仙花优雅的姿态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性。同时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生动地刻画出水仙花的独特形象和气质
注释: 琉璃擢干耐祁寒,玉叶金须色正鲜。 弱质先梅夸绰约,献香真是水中仙。 水仙花开在寒冷的冬天,它的茎就像琉璃一样坚硬且能抵御严寒;叶子是玉一样的绿色,花梗和花都是金黄色的。 它虽然娇小玲珑,但是比梅花还要优雅,它的香气浓郁,仿佛是水中的神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将水仙花的美丽、坚韧、傲骨、高洁等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水仙花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隆冬百卉若为留,独对冰姿不解愁。 谁插一枝云鬓里,清香浑胜玉搔头。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首:“隆冬百卉若为留,独对冰姿不解愁。” - 隆冬百卉:指冬季时百花凋零的景象。 - 若为留:表示无法留住,即无法抵御寒冷而枯萎凋谢。 - 独自:形容水仙花独自面对冰雪的严寒。 - 冰姿:形容其姿态高洁、清冷如冰。 - 不解愁:表现出水仙花超然物外,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心态。 第二首:“谁插一枝云鬓里
注释:月下的湘云,轻轻冉冉,似乎依依不舍;翠袖《霓裳》作队归。 怪底香风吹不断,水晶宫里宴江妃。 赏析:此诗以水仙花为题材,借咏水仙花以写湘云,表现了诗人在湘江之夜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首句“湘云冉冉月依依”,写景抒情,写月光之下的湘江之畔。次句“翠袖《霓裳》作队归”,写湘江之畔的湘云与水仙花的相映成趣。第三、四句“怪底香风吹不断,水晶宫里宴江妃”,写湘江之畔水仙花开得正盛,香气扑鼻
影娥池上晓凉多,罗袜生尘水不波。 一夜碧云凝作梦,醒来无奈月明多。 诗句释义 1. 影娥池上:指在清晨时分的月光映照下,池塘上的景色显得格外美丽。 2. 晓凉多:暗示早晨的凉意让人感到舒适和清新。 3. 罗袜生尘:形容女子行走时,鞋底扬起的尘埃仿佛变成了尘土一般。 4. 水不波:意味着水中没有波澜,显得异常平静。 5. 碧云:通常用来描绘天空的颜色,这里可能指的是晨雾或云雾缭绕的景象。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水仙花的清高、傲骨和美丽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诗句释义: 1. 水府群仙别一家,清标为洗世铅华。 注释:在水府,水仙花如同一群神仙一样,它们各自独立,与众不同。它们的高洁品质,就像洗涤掉世俗的尘埃一样,让它们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2. 霜根种种八九月,独干亭亭四五花。 注释:水仙花在九月初的时候已经盛开,它们的根系在寒霜中生长出来
凌波仙子太轻盈,钟得扶舆气质清。 太史谬称矾是弟,花神应许我为兄。 翠葩不逐春风转,玉骨惟随夜月明。 置向席间看不厌,哦诗同订岁寒盟。 注释: 1. 凌波仙子:指水仙花,因其花朵像女子的凌波微步,故称。 2. 太史谬称矾是弟:太史是指古代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员,这里用来形容水仙花虽然美丽但却被误认为是矾(一种矿物质)的近亲。 3. 花神应许我为兄:花神是植物之神
【注释】姑射仙人:神话中仙女。姑射山,在今山西晋南。彩虹:指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这里指水仙的花朵。绿裳霓袖:绿色的衣裳和红色的袖子,形容花的颜色鲜艳。性从水石馀香腻:指水仙花从水中生长出来,其花瓣上还有着水气的痕迹,所以有香味。质合冰霜解色空:指水仙花的质地坚硬如冰,即使经过冬天的严寒仍不失颜色,所以它的颜色是空的,也就是透明。寒夜无人应入月:在寒冷的夜晚没有人时,水仙花就隐入月亮里
诗句:濯濯幽姿写不成,一溪风雪晚来清。 译文:水仙花的优美姿态难以用言语表达,一溪的风雪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清新。 注释:濯濯,形容水仙花的姿态优美。幽姿,指水仙花优美的形态和气质。写不成,无法用文字完全描绘出水仙花的美丽。一溪,指的是一条小溪。风雪,描述的是夜晚的景色。晚来清,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自然显得更加清新宁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幽静美丽。首句通过“濯濯”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