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濯幽姿写不成,一溪风雪晚来清。
北山弱蔓难为影,南国繁香愧得名。
无力倚空春意倦,有怀乘月缟衣轻。
探奇总作凌霜韵,别岛深云惜此情。
诗句:濯濯幽姿写不成,一溪风雪晚来清。
译文:水仙花的优美姿态难以用言语表达,一溪的风雪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清新。
注释:濯濯,形容水仙花的姿态优美。幽姿,指水仙花优美的形态和气质。写不成,无法用文字完全描绘出水仙花的美丽。一溪,指的是一条小溪。风雪,描述的是夜晚的景色。晚来清,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自然显得更加清新宁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幽静美丽。首句通过“濯濯”一词,传达了水仙花优雅的姿态。接着,诗人用“写不成”来形容这种美丽难以用笔墨捕捉。然而,在“一溪风雪晚来清”中,读者仿佛能听到夜晚微风拂过水面的声音,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诗句:北山弱蔓难为影,南国繁香愧得名。
译文:北方的藤蔓柔弱无力,难以为南国水仙遮风挡雨;南方的水仙花香浓郁,却因名字的华丽而感到惭愧。
注释:北山、南国,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弱蔓,指的是北方的藤蔓较为柔弱。为影,意为遮蔽。南国繁香,意指南方的水仙花香浓烈。愧得名,表示虽然水仙花的香味很美,但名声过于响亮而感到有些羞愧。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不同地域水仙花的不同感受和思考。首句“北山弱蔓难为影”通过比喻,展现了北方水仙的柔弱与无力,暗喻其生存条件的艰苦或生长环境的不利。次句“南国繁香愧得名”则表现了南方水仙花香浓郁的特点,同时透露出作者对其名气过盛而感到些许谦逊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南北水仙花的对比描述,不仅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植物特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