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
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
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
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这是一首诗歌,作者是苏轼。
这首诗的题目为《和王晋卿题惠山寺》。其中,“子瞻”指的是苏轼,“参寥太虚同游”中的“参寥”是指僧人慧明,“惠山”则是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著名景点。“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意思是说,作者在惠山寺的住持慧明和僧人参寥等人一起游览时创作了诗歌,并且每首都有自己的主题。最后“余将游焉”中的“余”指的是苏轼,“同次其韵”的意思就是用相同的韵律来作诗。
这首诗是苏轼与友人在惠山寺的住持慧明和僧人参寥等人一起游览时创作的一组诗歌,每首都有自己的主题。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将要游赏惠山之意,并且希望同次其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