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
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
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
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抓住诗歌中的重点句进行赏析;最后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注释和注解进行分析,注意要结合诗句分析手法及效果。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诗人以“惠山客”自指,说自己曾在惠山居住过一段时间,但已经忘却了那段生活。这两句是第一段的第一句,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和经历。
“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忘却了惠山,而惠山依旧存在,只是自己已经不再居住了。这两句是第二段的第一句,写诗人对时间的感悟,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诗人感慨自己曾经在这里游玩过,却忘记了这里的美好,只能在回忆中想象它的样子。这两句是第三段的第一句,写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诗人在古殿里找到了自己的灵感。这两句是第四段的第一句,写诗人在古殿中找到了自己的创作灵感。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诗人感受到了惠山的宁静和美好,这种感受让他感到心旷神怡。这两句是第五段的第一句,写诗人在感受到美好后产生的愉悦之情。
“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诗人想要购买一条船,以便再次来到这个地方,重温过去的生活。这两句是第六段的第一句,写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美好记忆。
【答案】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曾,过去。苍茫,迷茫。
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知,知道。几何时,多少时间。常,常常。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淹留,滞留,停留。怅望,因想念而感到忧伤。疑,仿佛。
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联翩,接连不断地。秀句,优美的句子。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耳,耳朵。冷,寂静无声。彻,贯通。孤韵,独自的韵律。
神幽拂清香:神,精神。幽,幽雅清静。拂,吹动。清香,香气。
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买舟,准备乘船。行,出行。有期,有约定的时间。此兴,这里的情趣。
译文:
我曾经是惠山的一名客人,如今我的心境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现在有多少时间了,我常常还在这座山上的某个角落闲坐。
我总是滞留不前,心中充满了忧伤,仿佛正在飞翔。
接连不断的优美诗句,在古老的殿堂里闪烁着灯光。
我听着耳边传来的寂静的声音,感觉非常孤单凄凉,心中也笼罩着清香的烟雾。
准备购买船只,期待着下一次的到来,这种乐趣怎么能忘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