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垣桐数树,知是阿谁栽。
鸣凤久不至,游人空自来。
春声归百鸟,古意薄层苔。
缥缈三山外,离云扫弗开。
登凤凰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远的哲理内涵,被后人传颂不衰。《登金陵凤凰台》不仅体现了李白深厚的文学造诣,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李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创作跨越了盛唐时期,其作品以豪放、奔放、意境高远而著称。在李白的一生中,他游历四方,对自然景观有深刻的观察和体验,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登金陵凤凰台》的创作时间及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大历年间,当时李白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上。在经历了开元全盛时期的豪情壮志后,李白开始反思现实,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处境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他登上了金陵的凤凰台,抒发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现实的思索。
- 诗歌原文
- 诗句概述:《登金陵凤凰台》共八句五十六字,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传说的怀念。
-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律诗中独树一帜,以其明快畅顺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李白非凡的文学才能。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话,但内容丰富,意蕴深远,通过凤凰台的传说引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 主题思想
- 历史变迁与传说的结合:通过凤凰台的传说,诗人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表达了对于时间和历史更迭的深刻感悟。
-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诗人借登临凤凰台之际所感所思,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登金陵凤凰台》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不仅在于其精湛的文学技巧,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白作为伟大诗人的多重身份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