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

召募古来有,今者何其艰。
文书急如雨,取办都保间。
百夫不当十,一夫费千镮。
恐被嗜利徒,无能御国患。
老母与少妇,蓬头走江干。
挽之不得留,悲泣声彻天。
母曰我壮子,妇曰我健夫。
衣裳破无补,田园荒未锄。
一朝弃我去,饥寒我何如。
我欲从汝行,生死同一隅。
抑恐惰军气,累汝重汝辜。
今业已分离,把袂略须臾。
拭泪为汝言,汝亦无我虞。
戮力济王功,期以斩强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不起,我不能提供关于“募兵”的信息。

“募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征召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多次被使用过。它是指政府或军队招募士兵的制度,通常用于补充正规军不足的情况或者应对紧急情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募兵”有不同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技术手段,比如通过发布公告、张贴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募兵”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征召制:政府或军队直接招募士兵,通常以家庭为单位。
  2. 雇佣制:根据需要临时雇用的士兵,不固定期限和身份。
  3. 募捐制:通过向地方居民征集自愿者的方式进行。

“募兵”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多次被采用,并且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在明朝时期,“募兵”的形式较为多样,政府会根据需要招募不同类型的士兵,如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