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
这首诗通过落叶、纸窗、华发等意象,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夜夜空阶落叶横”描绘了一幅寂静的秋夜图景:落叶在空荡荡的台阶上横陈,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凋零和时间的无情。 颔联“因风随处答虫鸣”进一步描绘了落叶随风飘散,与虫鸣声交织的情景。这里的“答虫鸣”不仅指落叶与虫鸣的相互呼应,也暗示了落叶的生命状态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生动的画面。 颈联“纸窗如墨每疑雨
注释: 1. 仲冬六日随家大人抵赤溪直隶厅任,恭步祖父大人原韵:仲冬六日,是农历十月初一,古人认为仲冬为孟冬,孟冬之月,万物收藏。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十二月初抵达赤溪直隶厅(今属广东)任官,并恭敬地步韵祖父母的诗作。 2. 乘槎壮志漫思齐,鹏自高骞凤自栖:乘槎,指乘船。壮志,远大的志向。齐,同音字,这里是比喻的意思。鹏,大鸟名,传说中能飞得很高很远。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这里也用来形容高远的志向
注释: 1. 闻伯豫大兄将来粤(粤:广东,指广州): 听说我的大哥哥即将来到广东。 2. 乡园回首重行行:故乡的园林让我频频回忆、频频回顾。 3. 岭树江云各系情:岭上的树木和我家乡的云彩都与我的情感相连。 4. 万里关山劳夜梦:我在梦中跨越万里关山,思念着故乡。 5. 五更风雨壮秋声:我在风雨中醒来,听着秋天的声音。 6. 鹡鸰别后依亲舍:我离开亲人后,只能寄望于鹡鸰来陪伴。 7.
重阳节与少怀、心兰两兄同登大云山寄怀伯豫大兄 又插茱萸节序新,故乡回首怅风尘。 江山望远穷千里,兄弟登高少一人。 好景依然同去岁,归期相约在明春。 南来屈指重携手,菊酒同倾介寿频。 注释: 1. 重九日: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此日阳气旺盛,适合登高赏菊。偕:一起。少怀、心兰、伯豫:都是诗中提及的人物或称谓。 2. 又插茱萸:在重阳节这天,人们会插上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驱瘟。节序新
广州感怀 羊去当年不复回,模糊难访越王台。空池寂寞留仙迹,舞榭荒凉慨霸才。文字有灵差不朽,云山无恙好重来。行人莫问兴亡事,且饮珠江酒一杯。 注释: 1. 羊去当年不复回:指时间已经过去,无法再回到过去。 2. 模糊难访越王台:指越王台已经变得模糊不清,难以找到。 3. 空池寂寞留仙迹:指曾经留下仙人足迹的空池现在显得寂寞而空旷。 4. 舞榭荒凉慨霸才:指曾经繁华的舞榭现在已经荒凉
【诗句释义与赏析】三忠祠:指纪念南宋三位忠臣的祠堂。 英灵终古不消磨,国祚将移可奈何:忠臣们的魂魄永存,他们的忠诚精神不会消失;国家的命运即将发生改变,我们对此感到无可奈何。 一片丹心扶社稷,千秋碧血壮山河:忠臣们一片赤诚的心,帮助国家稳定了局势;他们为保卫家园而献出的热血是不朽的,壮丽的山河因此而更加雄伟。 南来海上风涛急,北望中原涕泪多:南方的海域波涛汹涌,形势严峻
【注释】 1. 登木末亭:登上木末亭。木末,树木的末端,这里指亭的最高处。 2. 谪仙:唐代李白自称“谪仙人”,此处借以指代李白。 3. 锦袍:指华丽的官服。 4. 鸟啼花落一千年: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译文】 登上木末亭怀念李白,碧萝祠宇袅袅茶烟,曾经在此行吟有谪仙。 自己披上华美的官袍直升天去,鸟啼花落一千年。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作者通过描写木末亭的景象和李白的形象
【译文】 白兔谁闻天上舂,青鸾自寄山中果。 人生得入此山游,仙箓何事更向佺铿求。 此山一草一木一猿一鹤俱是不凡品,而况餐烟吸露之灵修。 我心默默方然疑,忽闻侍从传语山灵知。 近来吴刚老病疲,其属八万四千户,斤斧往往乖常仪。 一去蓬莱十日不复返,闻其烂醉蒲桃新酒无醒时。 顷间问游下方客,落落冰玉无俗姿。 吴刚修月不称职,今后其人客代之。 山灵贺我促我顿首谢,我有我志请毕今夕语。 我之学儒仅仅知讴䪩
【注释】 冈岭:指群山。环:环绕。束:束缚。谢公:指东晋诗人谢灵运,曾游览大江大河名胜古迹,写出《登池上楼》等诗篇。柳侯:即唐代诗人柳宗元,曾游历岭南蛮荒之地。蛮荒:指边远荒凉的山区。林花:指山林中的野花。鹤顶:鹤的头顶。潭水:指山涧中的水。逾:超过。逸兴:指超脱世俗的兴致。行负瓢:背一葫芦酒而行。天籁:指大自然的声音。按筑:击筑(古代的一种乐器)以应声。按、筑均为击打乐器的动作。 怪石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笔架山的古诗,通过诗人梦中的奇遇,描绘了笔架山的美丽景色和神秘传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注释 1. 我昔初游笔架山:我过去初次游览笔架山。 2. 重岩绝巘穷跻攀:重岩绝壁的山峰,我竭尽全力攀登。 3. 夕阳满天下山去:夕阳西下时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 4. 山灵笑我真痴顽:山神嘲笑我太愚蠢,不懂得欣赏美景。 5. 梦中来呼渴睡老:在梦中呼唤口渴让我入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