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光今古,功成付圣明。
超然群物表,但见四时行。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
介绍
。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此诗为清嘉庆年间所写。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理庵,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后移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有“扬州八怪”之一的美誉。
郑燮的作品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此诗为清嘉庆年间所写。
作品原文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
天公曾把龙舟赐,
地主今将凤辇迎。
却笑当年黄梅雨,
至今犹在小红楼。
注释译文
注解
- 隖:通“谒”,拜见,朝见。 2. 端午帖子词
相关推荐
【注释】太上皇帝:指宋太祖赵匡胤。道大光今古,功成付圣明:道可以照耀古今,功业可以交付给圣明的人。超然群物表,但见四时行:超脱于万物之上,只看见四季的运行。 【赏析】这首词写太上皇帝对天下百姓的关怀,表达了作者对太上皇帝功德的赞美之情和对他英名的怀念。全词意境高远,语言朴实自然
诗句释义 1 漏转铜壶永 - 此句描述的是时间的变化,“漏”通常指古时用以计时的沙漏或水漏,这里特指古代的一种计时器。“铜壶”则指的是铜制的容器。当铜壶里的水慢慢漏完时,意味着夜已深,天将亮。 2. 风来玉殿清 - “玉殿”指的是用玉石装饰的宫殿,常用以形容帝王所居之处。“风来”则表示自然之风的到来。这里的“清”指的是风带来的清新感。整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凉爽的夜晚景象,风从玉殿轻轻吹过
【注释】: 太上皇帝:指唐玄宗李隆基。閤端午(guā wǔ dàn)帖子:端午节的祭文。帖子,古代一种书写在绸布、丝绸上的文书,多用于祭祀、拜表等场合。“閤”是合在一起的意思。 无累:没有拖累。累,拖累,拖累别人。 诚心:诚意,真心。 民:百姓。 薰风:温暖的和煦之风(这里指的是春风)。解愠:解除心中的烦闷。愠,恼怒,烦恼。 助尧仁:帮助尧帝施行仁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太上皇帝在端午这一天发布节日的帖子词,内容如下: 火德正在夏季占据,帝运亨通。 大自然的造化开始时不加以管理,但继照之光明已经降临。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端午节的帖子词,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诗中的“火德方居夏,端符帝运亨”寓意着国家正处于鼎盛时期,而“化工初不宰,继照付重明”则寓意着大自然的造化无需过多的干涉和控制,其自然之光已足够照亮前行的道路
注释: 太上皇帝:指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 閤端午帖子词:指给太上皇的节日祝寿词。在古代,端午节是皇帝和大臣向太上皇献礼的日子,称为“閤端午”。 和乐天申节:“和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字,他在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任中书舍人,次年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了权臣,被贬为江州司马。“申节”,即表达自己的忠诚。 雍容物外身:雍容,从容不迫的样子;物外,超然物外。 群生蒙长养
注释:太上皇帝在端午佳节赐给大臣们帖子,上面写着:“水殿风来细,槐庭日度迟。圣心无外累,动息自随时。” 赏析:这首诗是太上皇帝在端午节赐给大臣们的帖子词,表达了他对臣子的关怀和爱护之情。 水殿风来细,槐庭日度迟。 注释:水殿指的是皇帝的居所,风来细意味着风轻轻吹过,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槐庭则是指皇宫中的庭院,日度迟意味着太阳落得晚。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帝的居所和庭院的景象,展现了皇帝的悠闲和安逸。
【注】太上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端午帖子词:端午节时,皇帝赐给大臣的祝寿词。金碧丛中翠艾垂,正当午日一朝时:端午时节,皇宫里用金和碧玉装饰的菖蒲插满庭院,正值午日,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君王自进长生缕,细剪菖蒲泛玉卮:皇帝亲自把长命缕(一种用五色丝制成的线)送给我,让我用细长的剪刀剪出菖蒲的形状,在酒杯里倒上酒,一起喝。赏析:这首《端午帖子词》是作者为唐玄宗所写的,表达了他对皇帝长寿的美好祝愿
【注释】: 太上皇帝:即唐玄宗。閤:指宫中的殿阁。端午帖子词:端午节的祝词。弦歌:以乐声为歌,指宴会。地厚天高:指天地广大。何以报:用什么报答?祝尧惟有寿无穷:祝愿唐玄宗寿命长久,永远没有尽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太上皇唐玄宗的端午节祝词。它表达了对唐玄宗的深深敬爱之情。 首句“弦歌密意寄南风”中的“弦歌”指的是宴会上的歌声和乐曲。这里的“南风”指的是南方的风,也就是唐玄宗所在的方向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绝。全诗如下: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 飞来峰下水泉清,台沼经营不日成。 胜境自超尘世外,何须方士觅蓬瀛。 注释: - 太上皇帝:即宋高宗赵构,南宋第二位皇帝。 - 阁:指皇宫中的楼阁。 - 端午帖子词:端午节时,皇帝会颁布一些诏书,称为帖子词。 - 飞来峰: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座有名的山峰。 - 清:清澈、纯净。 - 台沼:指人工修建的园林池塘。 - 胜境
```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 圣治从来本好生,拟销剑戟助农耕。 此心自与天无间,岂待丹缯始辟兵。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汪应辰,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注。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以仁慈之心治理国家,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同时,他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不是依赖权力者的力量。这首诗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即通过和平
注释: 太上皇帝的閤中端午帖子词。 年年时节近天申,喜气欢声逐日新。 每年这个时候都接近天刚亮的时候,喜庆的气息和欢乐的声音随着一天天的过去而不断更新; 请祝圣人如一口,定知德寿万年春。 祝愿圣人像一口钟一样永远坚固,一定能长寿万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太上皇帝(宋太祖)撰写的端午帖子词,表达了对太上皇帝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年年时节近天申”,描绘了每年都有端午节这个重要节日
【注释】 ①太上皇帝: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皇帝。閤端午:端午节。帖子词:一种应节的诗词。 ②冷泉堂:在长安城北。聚景园:在京城西苑内。草木芳:指花草茂盛。燕乐:指春天的燕飞和鸟鸣声。 ③自然祥暑变清凉:自然界的变化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好像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写给他儿子李亨的,诗里赞美了长安的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首句“冷泉堂上湖山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