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鸟与我言,怨杀白太傅。借问何以然,携却山僧去。
山僧未去时,前盘一尾蛇,后踞一头虎,吸云啸风绕窗户。
山僧已去了,鹤来踏翻藤。猿到拗折树,乱筱枯柴塞行路。
抑将庐于嵩高之阳,温洛之浒,诸天散花复呵护。
抑将慕膻逐臭,亡魂丧魄,委枯骸于北邙之狐兔。
荒台兮尚存,破屋兮如故,惟有山僧不知处。世间万事谁始终,极目寒江起烟雾。
韬光庵
相关推荐
【注释】 1. 韬光庵:作者为韬光庵题写的一首诗。韬,藏也。“韬光”意谓收敛光芒、隐藏才华。 2. 谷鸟:山鸟。 3.白太傅:即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4.怨杀:使……怨恨,恨得要命。 5.借问:请问。何以然:为什么这样。 6.携却:抛弃。山僧:僧人。 7.前盘一尾蛇:山中盘曲的一条大蛇。 8.后踞一头虎:山中有蹲着的一头老虎。 9.吸云啸风绕窗户:形容风势很大
悟得师禅隐此林,谩传难下碧天吟。 巢沟坞上人无迹,云月堂前梅有阴。 家弃蜀乡年岁远,身潜洛寺屋庐深。 死生印得香山去,可遂西来一片心。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创作的《韬光庵》,描绘了唐代长庆年间,有一蜀地高僧来到杭州灵隐山那个叫巢构坞的山腰中(在灵隐寺西上方)结庵修禅,自号韬光,与当时郡守白居易(香山)结为死生之交的故事。诗中通过描述禅师遁入山林、远离尘嚣的修行生活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石涧长松行十里,杖藜从此得迟留。 - 诗意解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在石涧边行走,沿途可见长长的松树,沿着小径走了十里路,停下来欣赏风景。 - 译文: 在石涧旁的长松下,缓缓行进了十里路程,在此停下脚步,享受这份宁静。 - 注释及赏析: “石涧长松”象征自然之美;“杖藜”则表现了步行的悠闲;“迟留”反映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色深深的留恋和不舍。 2.
【注释】:韬光庵:指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一座寺庙。木犹存腹半空,唐木犹存意为:唐代的树木仍然存在于半山腰。苍崖苔是旧时封:苍崖苔藓覆盖着古老的岩石,仿佛是古人留下的封土。云随十乘归伊洛,月照年年湖上峰:云彩跟随仙人乘坐的车辆飞向伊水和洛水汇合的地方,月光照耀着每年都会出现在湖面之上的山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一座寺庙——韬光庵的景象。首句“唐木犹存腹半空”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 1. “洛下僧归未寂寥,馀光还向此中韬。” - “洛下”指洛阳(古都)。 - “僧归”可能意味着一个僧人的归来。 - “未寂寥”表示并不孤独或寂静。 - “馀光”可能指的是某种微弱的光芒。 - “韬”是隐藏或掩盖的意思。 - 整句诗描述了一个僧人归来后的情景,他的归来并没有让这个地方显得特别寂静或寂寞,因为他的存在给这个地方带来了光芒和活力。 2.
翻译: 在韬光庵边吟诗时,欣喜与老友一起登高;古老的树木没有枝条,只有嶙峋的石头棱角分明。坐久了,听着潮水声越来越近;寒山耸立着,仿佛高出白云层。 译文及注释: 在韬光庵边吟诗时,欣喜于与旧友共同分享这份雅兴;古老的树木没有枝条,只有嶙峋的石头棱角分明。长时间坐在这,听着潮水声越来越近;寒山挺拔地矗立在那里,似乎直插云霄。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韬光庵附近的一次愉快的聚会
【注释】 韬光庵:位于浙江天台山的一座古庵。庵,是供出家人居住的地方。 岚:山间的雾气。 空翠:形容山林的青色。 氤氲:指雾气弥漫的样子。 谷(gǔ):山谷。 引泉:引来泉水。 重重蹑(niè)石:一层又一层地踩着石头。 重(chóng)嶂:重叠的山脉。 山将秋色晴偏好:秋天的景色在晴日里显得更好。 海与江光远不分:大海与大江的光芒远远分不出界限。 谈半偈:说半段佛经。 老僧:年长的和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内容描述了作者隐居的韬光庵以及他在庵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韬光古精舍,远迹西山岑。”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隐逸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欣赏。这里的“韬光”可能是指藏匿光芒或谦虚自守的态度,而“精舍”则指的是精修之处。作者通过描述自己远离尘嚣、隐居于西山之上的行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2. “冈岫屡回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作品,描述了作者游览韬光庵的所见所感。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诗句解析: 1. 云林从左折,云是韬光径。 - 描述的是云雾缭绕的山林,暗示着一条隐蔽的路径。 2. 万绿不见天,风泉满清听。 - 形容茂密的树林中看不到天空,只有风声和泉声在耳边响起。 3. 盘旋竹石间,直上数百磴。 - 描绘了山路曲折盘旋,直通山巅的情景。 4. 一片江与海,虚白人空暝。 -
韬光庵 在言游净室,别云林。曲曲折折的山溪,一步步地深入其中。 轮尺筠竿紫粉坠,垂寻泉脉玉丝斟。不因为最初狭窄而经历层层石阶,哪能到达中宏远阔的境界呢? 耽静未宜归敕政,安能个里学安心
【注释】 韬光庵:指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韬光寺。 云林:即云林寺,位于歙县。 小徜徉:漫步徘徊。 委宛:曲折委婉,这里借指山势。 两寺由来分一寺:原来两座寺庙合为一座,后来分开成为两座。 湖光俨去接江光:湖光与江光相接,宛如一体。 奇松诡石天然静:奇特的松树和奇异的石头都显得十分平静。 涧草山花自在芳:涧中的野草和山上的花都很自然地散发着芳香。 碧琅玕:绿玉。 表矗苍苍:像矗立在苍天之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