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今犹尔,安危了未分。
叛羌初射月,群盗忽如云。
妙略归诸将,深忧轸圣君。
灞陵逢醉尉,应有故将军。
山中避盗后十首
相关推荐
诗句:山中避盗后十首 ``` 山中避盗后十首 丧乱今犹尔,安危了未分。 叛羌初射月,群盗忽如云。 妙略归诸将,深忧轸圣君。 灞陵逢醉尉,应有故将军。 注释: - 丧乱今犹尔:指国家处于战乱之中,局势依然不稳定。 - 安危了未分:国家的安危尚未明朗,形势依然复杂多变。 - 叛羌初射月:指反叛的羌族开始射箭,可能预示着战争的爆发。 - 群盗忽如云:形容盗贼数量众多,如乌云般密集。 - 妙略归诸将
山中避盗后十首 避地今犹雪,移家春复深。 岂无花到眼,可奈鸟惊心。 茶动容时摘,兰香得细寻。 山中有幽事,青犊未成禽。 注释: - 避地今犹雪:指作者在山中避难至今,仍然被白雪覆盖。 - 移家春复深:指作者搬家后,春天的到来反而更加深远。 - 岂无花到眼:难道就没有美丽的花朵出现在你眼前? - 可奈鸟惊心:却无法忍受鸟类的惊扰而心绪不宁。 - 茶动容时摘:当茶树发芽时,我忍不住去采摘它。 -
注释: - “浩荡奔流急”:形容山中的水流奔腾湍急。 - “仓黄突骑来”:突然有一支骑兵部队冲了过来。 - “拥旌方满目”:举起旗帜,眼前的景象已经满是尘土。 - “纵炬巳成灰”:点燃火炬,已经变成了灰烬。 - “去踏青山道”:离开时踩在了绿色的小路上。 - “归看白骨堆”:回到家乡后看到一堆白骨。 - “须烦郭中令,一为洗胡埃”:必须要麻烦郭仲容,让他帮我洗掉这些胡人的灰尘。 赏析:
横道俱蛇豕,亲交信绝疏。 注释:这里指在山中避盗期间,与亲友断绝了联系。 赏析:诗人在山中避难,因生活困顿而不得不放弃原本的清白,与亲人朋友断绝往来,这体现了他在艰难时期的无奈和辛酸。 别来应隔岁,乱定始收书。 注释:离开家乡已经一年了,等到战乱平定才收到书信。 赏析:诗人离开家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战乱和逃亡,直到战争结束才能收到家人的消息
山中避盗后十首 夜燧之余三月,新愁有百端;惊魂频雨泣,枵腹任风餐。 射雉山居险,薰狐穴处难。胡来犹可尔,寇至不胜残。 注释:在山中隐居避盗,度过了三个月的时间,心中充满了新的忧愁和烦恼。夜晚的雷电交加,让我感到恐惧,我的灵魂仿佛被雨水淋湿,身体也因为饥饿而难以支撑。山中的射猎活动很危险,需要小心翼翼。外来的侵略者虽然可恶,但当真正面临外敌入侵时,我们却无法抵抗,只能遭受损失。 赏析
【注释】 黯惨:凄惨悲伤。贼:指山贼。后村:指盗贼横行的村庄。鼓犹闻去寨,火未息平原:指贼人虽然已逃去,但留下的战祸还远未结束。室庐尽:房屋全被烧毁。饭:同“飨”,以食物款待宾客。王孙:贵族子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战乱中农村悲惨景象的诗,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首句点明“春归日”即春天,说明诗人是在初春来到这荒凉的山村。次句写“贼后村”,说明这里正是盗匪出没的地方。三、四两句写山贼败走后
山中避盗后十首 今日报贼去,下山犹复迟。 群儿收泪笑,老眼顾人疑。 梦入乡关屡,魂应躯干离。 一春三避贼,十事九成悲。 注释解释: - 今日报贼去:今天报告了贼人已被击退的消息。 - 下山犹复迟:但下山时仍然感到缓慢。 - 群儿收泪笑:孩子们虽然悲伤,但最后露出了笑容。 - 老眼顾人疑:年老的眼睛在看着人们时充满了疑虑和困惑。 - 梦入乡关屡:梦中多次进入家乡的关隘。 - 魂应躯干离
山中避盗后十首 翠巘几曲折,往来三数家。捣皮催作纸,拥焙看烘茶。山尽始见日,溪晴时露沙。武陵知便是,隔岸有桃花。 译文: 翠绿色的山峰曲折蜿蜒,这里只有三两家人家来往。用皮制作成纸浆,用来烘干茶叶。当太阳落山时,可以看到溪水的晴朗以及沙滩的露水。武陵县就在那里,隔着河岸就是那盛开的桃花。 赏析: 《山中避盗后十首》是宋代诗人周紫芝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位山中避盗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山中避盗后十首 贼去方烧县,兵来复打城。艰难唯有骨,生死两无情。 欲住家何有,谋归计未成。人言李御史,满腹是精神。 注释 1. 山中避盗后十首:周紫芝的组诗,反映了战乱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2. 丧乱今犹尔,安危了未分:表示现在的混乱情况依然存在,国家的安全也未能得到根本保障。 3. 叛羌初射月,群盗忽如云:描述边远地区的叛乱者像云雾一样突然增多,形势严峻。 4. 妙略归诸将
注释: 可怪子刘子:奇怪,感叹你刘子。 全家肯见存:全家人都能幸存。 长分夜雨榻:常常在夜雨中共享。 复共草堂樽:又一起在草堂中饮酒。 磊落吾何取:我有什么值得称赞的。 笑言君益温:笑着说您更加温暖。 它时此心在:将来还有这样的心愿。 结草报深恩:像报答深仇一样来报答你的恩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山中避盗后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通过描写与友人共饮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