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师归隐镜山中,万壑千岩指顾间。 菊涧花翁如见问,为言憔悴老江关。
【注释】 镜山:在浙江绍兴,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时登岸的地方。 万壑千岩:形容山高谷深的景象。 菊涧花翁:指诗人的朋友孙季蕃,字季蕃,号菊涧。 为言憔悴老江关:意思是说你看到我这样憔悴的样子,不要怪我。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中三年(849),是作者与宗镜上人告别时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送师归隐镜山中”,是写送别的情景。“镜山”是绍兴的一座名山
【注释】宗镜:即宗鉴。剡:山名,在今浙江嵊州。孙季蕃:即孙逖,字季蕃,号九万。 【赏析】此诗写宗镜上人归山的景色。首句用夸张手法,把神剜天、划成岩、悬危梁等形象,描绘出一座座高耸入云、突兀挺拔的山峰,使人感到神奇而壮观;次句以“玉虹”作比,形容山峰如一条巨虹横亘山间,与真山相接,给人以雄奇之感;三句以雪花飞溅为喻,描写山中雪景,使人联想到一幅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画面,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注释】: 1. 宗镜上人:指唐代禅宗僧人,名不详。因他经常在剡县(今浙江嵊州)讲经说法,故称“剡上人”。宗镜,即禅宗大师宗密的法名。 2. 高九万:唐代著名诗人,字季长。 3. 孙季蕃:即孙逖(音xì),唐朝诗人。 4. 一僧礼拜能行过:形容宗镜上人的虔诚和恭敬。 5. 下面人看胆亦寒:形容观看者内心感到震撼,如同自己的胆量也被吓破了一样。 6. 月出幻成银色界:形容皎洁的月光下的世界如银似玉
注释:在到处的禅房都有水声,我来石上坐忘形。 临行更酌潭中绿,要洗多生业障清。 译文:在到处的禅房都有水声,我来石上坐忘形。 临行更酌潭中绿,要洗多生业障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宗镜上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随处禅房有水声”描绘了禅房中流水叮咚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第二句“我来石上坐忘形”则表达了作者在此静坐时的心境,他仿佛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世俗之人,完全融入了这片宁静的山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