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棹出盘门,蓬窗挂秋晓。
芦花一溪雨,淅沥秋欲老。
念世多闲愁,居山未为好。
寒坐橹不鸣,蛩声乱衰草。
姑苏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理棹出盘门,蓬窗挂秋晓。
芦花一溪雨,淅沥秋欲老。
念世多闲愁,居山未为好。
寒坐橹不鸣,蛩声乱衰草。
【注释】 姑苏:苏州的古称。理棹:整理船桨。盘门:吴地古城,今苏州市东南有盘门。蓬窗:竹制的窗户,用芦苇编织而成。挂秋晓:拂晓时挂在窗户上。秋晓:早晨。秋雨:秋季的雨水。淅沥:细声而断续。秋欲老:秋天快要结束。念:思虑,忧虑。世多闲愁:世上多闲愁。居:定居,安身。山未为好:在山上居住不好。寒坐橹不鸣:冷天坐在船上,摇橹不响。橹:船桨。蛩(qióng)声:蟋蟀的叫声。乱衰草:使衰败的草地更加杂乱。
姑苏道中 愁来雨声悲,愁去雨声好。 忽然扣舷歌,云雾生缥缈。 日夕风雨寒,园林阒如扫。 静坐观物化,荣谢亦草草。 注释: 姑苏:苏州的别称。 愁来雨声悲,愁去雨声好:当人感到忧愁时,雨声听起来似乎充满了悲伤;而当人心情愉快时,雨声听起来却仿佛是欢快的。 忽然扣舷歌,云雾生缥缈:突然听到船舷上的人唱起歌来,周围的云气变得飘渺不定。 日夕风雨寒,园林阒如扫:傍晚时分,风雨交加,使园林显得冷清荒凉。
【解析】 “姑苏道中”即在苏州的途中所见之景。首联写眼前所见到的景象:满眼是绿油油的菰蒲和蒲苇,它们青翠欲滴。这一片碧绿,好像要把人的衣裳也映绿了。“双双沙鸟漾斜晖”,两只水鸟在水中游弋,夕阳洒下斜照,水面波光粼粼,映出美丽的倒影。第二联写自己内心的感受:闲愁像冰一样消融了,杨柳丛中露出酒馆的酒旗。 【答案】 译文:满眼都是绿色的菰蒲和蒲苇,仿佛要将衣裳也要染绿;水鸟双双在夕阳中游弋
诗句解析 1 麦浪摇波柳映津:描述的是一幅春天的田野景色,麦田在微风中波动,柳树在水边映入水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麦浪"形容麦子随风摆动的样子,"摇波"描绘了风的动作;"涟漪"则暗示水面被风吹动形成的波纹。"柳映津"则形象地描述了柳树倒映在河水中的景象。 2. 吴乡春色见今晨:这里提到了“吴乡”和“春色”,暗示这是在春天的早晨看到的景象。"吴乡"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吴郡地区
【注释】 姑苏:苏州。 川途:指江河湖海之滨的曲折水道。纡曲有馀情:纡曲曲折,情意深长,形容水路景色优美。 震泽、洞庭:都是地名。蒹葭:一种植物,多年生草本,初生的嫩茎和叶可食。寒外委:冷清凄寂的样子。 包橘:橘子的别称。望中明:远远望去显得明亮。 扁舟:小船。 屧声:脚步声。 阖闾城:古吴国故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南。 【赏析】 《姑苏道中》是一首写江南水乡的诗作
诗句如下: 水态云容宿雨天,游人歌管荡楼船。 翻译: 水波荡漾云彩笼罩着昨夜的雨水,游人们的歌声和乐声在空中回荡,好像在荡动着楼船上的旗帜。 注释: 1. 水态云容:形容天气阴沉,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2. 宿雨:指前一夜降下的雨水。 3. 游人:此处代指过往的行人,泛指游客或过客。 4. 歌管:指唱歌和吹管乐器的声音,常用来描述热闹的场景。 5. 荡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