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会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衙斋即事”是第一句,点明题意:写自己在衙门里处理公事的情况。国计饶沧海,臣心澹素丝。高明防鬼瞰,清白畏人知。露湛重阳菊,霜凝向日葵。衙斋无俗客,啜茗共论诗。
返棹 返棹趋京口,归心望蜀冈。 浪花高拍岸,风力猛摧樯。 我静终如镜,舟平始似床。 片时分险易,不敢付苍茫。 译文: 我驾着船返回家乡,心中充满期待和思念。海浪拍打着岸边,风力猛烈地吹打着船帆。我的心情平静如同镜子,船只平稳就像一张床。片刻之间,就能体会到航行的安危,但不敢完全放松警惕。 注释: - 返棹:返回家中的船。 - 京口: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
【译文】 茅草屋中整理旧书编,笔迹依稀似少年。 零落几与书带草相似,搜寻时费去典衣钱。 邺侯架上签应已满,蒙叟薪中火漫传。 老来诵南陔真有味,诸孙倾耳更琅然。 【注释】 1. 摊书:指整理书籍。 2. 芸编:芸香木制的书编,泛指书籍。 3. 笔迹依稀认少年:指读书时,仿佛能认出年轻时的字迹。 4. 零落:凋残。 5. 书带草:古书上说,晋代有个叫殷仲堪的人,喜欢读书
秋夜读书 凉露微霜入夜清,下帷展卷对孤檠。 人亲风雅千年友,秋送西南万里声。 寂历有时鸡共语,低徊何限月还明。 黄茅紫桂相悬地,冷暖均无此夕情。 【注释】 1.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白露过后、秋分之前的时节,此时天气渐凉,露珠减少。 2. 清:清凉、清爽之意。 3. 下帷:拉开帘幕,以避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读书。 4. 孤檠(qúgōng):指孤独的灯或指一个人在夜晚独自读书。 5.
【注释】 陋巷:简陋的街巷,这里指僻静的地方。何来:从哪里来。长者车:尊贵的长者的车子。雅怀:高雅的心意。兼:兼有。赠问:赠送问候。和气:温和的气息或态度。吹嘘:吹牛、大话、说大话。信:确实。有馀:多。祭海:祭祀大海。望洋而叹:仰视大海而自叹不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恕谷在接到友人来信并被其诗所感动后所作,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感激之情。
【注释】 岁暮:一年将尽。仍:还,又。多病:身体虚弱。伤君:使君伤心。离:离别。惊心:惊心动魄。乍:突然,忽然。拭泪:擦去眼泪。信:指书信。刘蕡:唐玄宗时人,因上书论事被贬为荆州士曹参军。下第:落第,未考中。巫咸:传说中古代贤臣,曾劝黄帝除妖治水。帝阍:皇宫的门卫。期:期约,约定。 【赏析】 《哭杜荆山》一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写给友人的。诗人通过写与友人的交往和友谊来表现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诗人在描绘景物时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指出诗句中运用的关键语句并赏析其效果。 本诗首句“红亭绿酒送征鞭”,描写的是送别场景。红亭绿酒,即以红色点缀的亭子,绿色的美酒。送行的人挥动着马鞭,踏上征途。次句写目送行人远去,眼前所见
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一片微霜散薛萝,纷纷又是落庭柯。 - “一片微霜”:描述夜晚空气中的微凉和霜的降临,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稍显寒意的感觉。 - “薛萝”:一种草本植物,常被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象。 - “纷纷”:形容霜雪落下的样子,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 - “落庭柯”:庭院中的树木上积满了霜,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寒冷的秋夜景色。 - 译文:一片微凉的霜气弥漫在薛萝之上
湖南道中 五岭三湘道路赊,山行水宿过长沙。 云烘赤锦裁枫叶,秋炼金黄点菊花。 万里归心依日月,百年生计觅烟霞。 燕台此际饶冰雪,准拟征夫早忆家。 译文: 五岭和三湘的道路遥远而漫长,我们在山间行走,夜晚则投宿在河边。 云朵如同被烤红了的红色锦缎,裁剪出了枫叶的形状;秋天的阳光如同熔炼了金子般闪耀出金黄色,点缀着菊花的花朵。 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仿佛日月都在指引我们的方向
【注释】 赵氏姊妹:即《长恨歌》所云“姊妹弟兄列地角,可怜光彩生门户”,此处指唐中宗和韦后的子女。 昭阳:宫殿名,在长安城西,为皇后、贵妃等居住处。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典故,讽刺了唐中宗和韦后的骄横专权。上片写旧时情景,下片写今时感慨。 起句“绣户金窗忆旧窠”,写往昔豪华的生活环境。这两句是说,当年住在华丽的宫室里,门窗都用金玉装饰。这里,作者通过“忆旧窠”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