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里山界,飞沙与乱云。 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 啸聚类宿鸟,奔败如惊麇。 难稽守边法,应敌若丝棼。
【解析】 题干“诗句”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理解,这是考查学生诗歌的积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首诗是边塞诗人高适的一首边塞诗。此诗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戍卫边疆的士兵在战争中损失惨重。诗中写“七百里山界”,说明边境之远;“飞沙与乱云”写战云密布,战事紧张。“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两句写敌军利用天时和地利,来进攻边疆。“啸聚类宿鸟
【注释】 承平:太平盛世。废边事:停止边防战事。备预:防备准备。久已:很久。亡:消失,不存在。万卒:全体士兵。不知战:不懂得战争。两城:两个城池。皆复隍:两个城的城墙都修复了。轻敌:轻视敌人,不认真对待战斗。谓:认为。小丑:小人物,比喻敌人。视地:看待地势。固:本来。大荒:指荒凉的地域。狂狡:指叛乱的人民。因:凭藉。狂狡叛:凭借叛乱的人民。从此葺(qī)边防:从此加强边防。葺:修整,修缮。
【注释】 剧贼:指盗贼,盗贼。中塞:要塞,关塞。今亦教攻城:现在也会教人攻城。伏险多邀击:埋伏在险要的地形多邀击敌人。驱羸:驱赶瘦弱的人。拘俘询虏事:拘捕俘虏询问敌军的事。肉尽一无声:杀得一个不留。 【赏析】 这是一首纪事诗。作者通过记叙西夏军队攻入宋都时的情形,揭露了元朝统治者对西夏人民的残酷屠杀和掠夺的暴行,表达了诗人对西夏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