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废边事,备预久已亡。
万卒不知战,两城皆复隍。
轻敌谓小丑,视地固大荒。
愿因狂狡叛,从此葺边防。
【注释】
承平:太平盛世。废边事:停止边防战事。备预:防备准备。久已:很久。亡:消失,不存在。万卒:全体士兵。不知战:不懂得战争。两城:两个城池。皆复隍:两个城的城墙都修复了。轻敌:轻视敌人,不认真对待战斗。谓:认为。小丑:小人物,比喻敌人。视地:看待地势。固:本来。大荒:指荒凉的地域。狂狡:指叛乱的人民。因:凭藉。狂狡叛:凭借叛乱的人民。从此葺(qī)边防:从此加强边防。葺:修整,修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边境地区安定无事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纪西夏事”起句即点明题目,说明这是记述西夏边境地区的事件。“承平”,太平盛世,指国家没有战事、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废边事”,停止边防战事,这里指的是西夏与北宋之间的和平关系。
颔联“万卒不知战”是写边境上的和平景象,“万卒”指全体士兵,“不知战”则表明他们并不懂得战争的残酷性,因为和平的环境使得他们忘记了战争的痛苦和危险。“两城皆复隍”(城墙都修复了),“皆复隍”是指两处城堡的城墙都得到了修复,显示出西夏统治者对边境地区的重视和关心。
颈联“轻敌谓小丑,视地固大荒”则是说西夏人对待宋军的态度过于轻敌,而宋军却忽略了地势的险要,认为对方不过是一群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这里的“小丑”一词,既指西夏人,也带有轻蔑的色彩,暗示着双方力量悬殊,宋军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固”在这里的意思是“本来”,“大荒”则形容地势极为荒凉的地方,意味着宋军在边境上毫无建树。
尾联“愿因狂狡叛,从此葺边防”则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借助叛乱的人民来加强自己的防御能力,从而维护边境的和平安宁。“因”(凭借),表示利用的意思;“狂狡”指叛乱的人民;“自此葺边防”则表明希望通过加强边境的防御来抵御敌人的侵扰。
这首诗通过对边境地区和平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边境上的和平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