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识通川守,人才世所稀。 金陵传正印,叶县悟圆机。 国论曾三接,边城且一麾。 从今雌甲子,洗眼看雄飞。
【注释】 识 —— 了解、认识;通川守——指王刚父,曾任通州刺史。 金陵 —— 古地名,这里泛指京城或朝廷。 正印 —— 印章,比喻权力和责任。 叶县 —— 地名,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国论 —— 朝廷议论。 雌甲子 —— 比喻文治武功的统治者,雄飞 —— 喻指英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代友人陈公实向通州刺史王刚父进献的四首诗,其第一首为上卷第一,其余三首次之。 诗的首联“我识通川守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淮上津程远,山阴信息稀。有尘生晓甑,无帛寒机。稚子莫垂泣,故人今把麾。自愧成村叟,无因接胜流。 【注释】 淮:指淮河,古时为重要水路通道。津(jīn):渡口或码头。 山阴: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无锡一带。信息:消息,这里指书信。有尘生晓甑:清晨的饭甑中落了灰尘。 无帛寒机:没有丝织物来保暖的机器。 稚子:小孩子。 垂泣:流泪。 故人:老朋友。今日:今天。 把麾:持兵指挥
淮上津程远,山阴信息稀。 注释: - 淮上津程远:淮水之滨的旅途艰难遥远。 - 山阴信息稀:山阴(浙江绍兴一带)传来的消息稀少。 译文: 在淮水之滨的路途遥远,山阴(浙江绍兴一带)传来的消息稀少。 赏析: 首句“淮上津程远”描绘出一幅旅途艰辛的画面,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由于距离遥远而难以相见的无奈。次句“山阴信息稀”,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消息传递不畅带来的孤独感。整体而言
第一首 洗甲通盟后,同庚缓带秋。 边声寒卧鼓,海色静明楼。 注释:清洗盔甲,通过盟约之后,我和王刚父同年,我们都要缓带待时。听着边疆的鼓声,感受到秋天的寒意,看着平静的海面。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事业的追求。 第二首 冉冉岁云莫,栖栖诗者流。 不才同社栎,一饱愧身谋。 注释:岁月渐渐流逝,我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