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访高人旧隐居,诗情平澹宦情疏。
缇屏今日虽泥轼,芸阁它时合校书。
和张倅湖上十绝
相关推荐
和张倅湖上十绝 曾访高人旧隐居,诗情平澹宦情疏。 缇屏今日虽泥轼,芸阁它时合校书。 注释:我曾经拜访过隐居在山中的高人。他们的诗歌感情平和淡泊,而仕途的烦恼也很少。现在虽然我身在朝廷,但依然保持着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去当官,为国效力。 赏析:此诗是作者与友人张倅(chǔ)在西湖上的即席之作。前二句写诗人寻访隐士、欣赏隐士的情怀,后二句写诗人在官场中任劳任怨
和张倅湖上十绝 旷士同游兴自浓,那堪霁景上曈眬。 忽惊画手开千嶂,不见愁眉蹙两峰。 注释: 1. 旷士:指闲逸的士人。游兴:游玩的兴趣或兴致。自浓:自然很浓厚、浓烈。2. 那:哪。堪:能够忍受。霁景:晴朗的天气。曈眬:模糊的样子。3. 画手:指画家。开千嶂:描绘出千座山冈,形容山峰层叠起伏、高峻挺拔。4. 愁眉:皱着眉头。两峰:两座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湖上的一次旅行中所作的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分析意境、赏析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信息,然后根据诗句内容和重点进行具体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这首诗的“妙处”。作答时,先指出本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再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效果及其表达的情感。 “湖边柳色媚清涟,湖上新荷叠绮钱。”这两句是说:湖边的柳树婀娜多姿,像美人一般娇媚,湖面上新长出的荷花层层叠叠
【注释】 仙山:指仙人居住的高山。那许世人来:难道允许世人前来吗?底:究竟。今朝:今天。洞户开:门户大开。莓苔:青苔,一种植物名。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佳客:贵宾。惊汝问莓苔:不要惊动你询问青苔。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张倅湖上十绝是作者在湖州任上所作。诗的前两句写仙山不向世人开启,而今日洞户大开,青鸟传书。诗人运用典故,以“仙山”比喻隐居之地,用“洞户开”比喻隐居之人的隐退
注释:在闲暇时吟诵,引兴悠长,哪能被簿籍的工作所妨害?奇怪你如江河般奔流的诗思,曾梦见西江的水涤荡我的肠。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张倅一起游湖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休日吟边引兴长”,描绘了作者在闲暇之时吟咏诗歌的场景,引出下文关于诗歌创作的思考和感悟。第二句“岂容簿领更相妨”,“簿领”指的是公务或工作,诗人在这里用“更”字强调了工作时间与诗意生活的冲突,表达了他对这种矛盾状态的不满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古诗词中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将选项中的句子与原文进行比较,辨析选项正误。同时,还要考虑诗句的意象、意境以及情感,然后把握全诗的思想情感及主题。 “宝叔祠前落照红,平湖万顷碧涵空”的意思是:宝叔祠前晚霞映照着红彤彤的湖面,一望无际的湖面上一片碧蓝。“宝叔祠”,即张孝祥的故居,位于江西南昌。这里借指张孝祥。“落照红”是说夕阳西下
和张倅湖上十绝 宝叔祠前落照红,平湖万顷碧涵空。 诗句中景君能道,添入三贤诗句中。 译文 在宝叔祠前的落日余晖如同火红,平湖广阔无垠,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与云彩的完美融合。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句“宝叔祠前落照红”以宝叔祠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氛围,随后以“落照”二字点明了时间是在傍晚时分,夕阳西下
【解析】 “和张倅湖上十绝”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以诗人的身份写自己的诗作。这首诗的首联,写诗人胸襟开阔,将丘壑揽入胸怀;颔联,写诗人归时头戴醉帽,乘凉风而归;颈联,写明日府公催吏牍之急,可堪骑马踏香红。全诗意境高远,气韵生动,富有哲理性。 【答案】 译文:我心胸开阔,把山峦、原野都装进了心里。喝醉了帽子戴在头上,晚风吹着归家。明日官府催促公文,可堪骑马踏着落花回家。 注释:张倅:即张舜民。湖
注释: 和张倅湖上十绝:和,同“赋”,指诗歌;张倅,是张元干(字幼安),北宋末、南宋初诗人,曾任建昌军判官,后因受排挤而弃官南归;湖上,即指江西的鄱阳湖;十绝:指这组诗共十首。 两山胜处古坟多:胜地,意思是风景优美的地区;古坟,指的是古墓或坟墓。 多少英贤发咏歌:多少,表示数量很多;英贤,指杰出的英雄和贤人;发咏歌,是指他们创作了诗歌。 它日浮家钓清濑:它日,表示将来;浮家,指在水上漂泊生活的人
诗意与译文: 诗句解释: - 夕寒山水閟清晖,归到华堂月半扉。 - “夕寒”描述的是黄昏时分的寒冷天气;“山水閟清晖”(闭锁着清澈的光芒)描绘了山中的水光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 - “华堂”指的是华丽的厅堂;“月半扉”(门帘半掩)可能意味着诗人刚从户外回来,还未完全适应室内的环境。 - 倾倒锦囊无剩语,风光那得更相违。 - “倾倒锦囊”暗指用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来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