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
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
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
李陵台
相关推荐
注释: 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 李陵:即李陵,东汉时期的名将,曾随汉武帝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因被诬陷投降匈奴而受到汉武帝的处罚。 望乡台:指李陵在长安城外修建的高高的望乡台,他站在台上远眺故乡,思念家乡,无法返回。 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一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鸿雁:一种大型候鸟,每年秋天会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向北方
李陵台 寒风扬尘走沙石,朔气僵人马辟易。 五千步卒当数万,空拳奋张争无敌。 单于趣降声疾呼,道穷矢尽身为俘。 归无面目见天子,筑台何颜怀故都。 释义: 1. 寒风吹动沙石飞扬,寒冷的北风吹得人冻僵,马也僵硬了。 2. 五千名士兵对抗数万敌人,他们空手而战,奋力争取胜利。 3. 匈奴首领(单于)催促投降,他的声音急切而呼喊,因为道路已到尽头,箭也射完了,只能成为俘虏。 4. 回家后无脸面对天子
解析: 一、诗句释义: 李陵台 1. 伊昔李少卿:“伊”是语气词,用于加强语气,“少卿”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李陵。 2. 筑台望汉月:“汉月”即月亮,这里特指南方的月亮。 3. 月落泪纵横:形容因看到满月而流下的泪水纵横交错。 4. 凄然肠断裂:形容心情极为悲伤,仿佛肠子都被切断了。 5. 当时不受死:意指当时没有选择死亡,而是选择了留下。 6. 心怀归汉阙:“汉阙”指汉朝的宫殿
注释:李陵台,即李陵墓台,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李陵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将军,他曾随汉武帝出征匈奴,但因战败投降而受到汉朝廷的谴责。后来,他被迫离开故乡,流放到了北方边远地区。 红药金莲遍地开:这里指的是李陵墓周围的自然景色。红药是指红芍药,金莲是指金色的莲花。这里的“遍地开”形容了李陵墓周围的花朵盛开的景象。 斜日一鞭三十里:这里描述了诗人骑马赶路的情景。斜日指的是太阳斜斜地照在天空中
注释:雪花覆盖的沙地,风将尘土吹拂成灰,眼睛都穿破了还上望乡台。陇西是不是没有大雁飞回?不寄来平安的消息一个字。 赏析:此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身处寒冷、荒凉的环境中,仍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地面对困难,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不向困难低头。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陵台 将军少年真英雄,陇西家世凌边锋。 奇材剑客五千士,自当一队驰威风。 浚稽山前突戎骑,被围未蹈生擒计。 强弓劲弩百万兵,流血成丹皆战惊。 谁知管敢漏机密,遂使空弮冒锋镝。 归无面目见君王,将身未免降勍敌。 继曾杀李绪,尚欲谋归去。 蒙恩虽已深,实起怀乡心。 高陵筑台望乡国,中郎去后空哀吟。 累土高一尺,望天近一尺。 谁为削平山,望见长安陌。 望乡不见春复秋,将军一去台空留。 我家住在南海上
译文: 夕阳映照的边塞,显得一片暗淡, 道路多分岔,苍茫辽阔。 荒烟淡淡,暮色苍苍,高台独立, 矗立在天地之间。 啊!李陵将军,你在战场上力战 陷入敌军的围困。 难道你没有思念故乡和国家吗? 难道不应该奋不顾身,回来归顺? 汉朝少恩寡信,竟使臣节受损。 我愧对李将军,死得其所,永为后人悲叹。 千百年来抚摩着李陵台的遗迹,我凭高远望,心潮澎湃,遐思无限。 掀起衣襟眺望四周,只见茫茫白云飘飞。
李陵台 汉家将军文且武,一点丹心期报主。 提兵深入单于庭,转斗无前气如虎。 五千健儿俱战没,西望长安泪如雨。 家声已坠强偷生,北面甘心作降虏。 赋诗已送子卿归,握手河梁意良苦。 此心应拟作明月,归照茂陵陵上土。 当时论录赖司马,大义犹能著千古。 生为汉臣葬胡地,白草黄云岂其伍。 乌桓城外有荒台,阅历人间几寒暑。 偶来登览访遗踪,读罢残碑意悽楚。 注释: 1. 汉家将军文且武,一点丹心期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