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径雨浓草色,短墙风动筠梢。
黄鹂犹啭夏木,紫燕才出春巢。
绝句五首
相关推荐
【注释】 绝句:一种四句的诗。五绝,指每句五个字的绝句。支径:小径。筠梢:竹子的细枝。啭,鸟鸣。紫燕:紫色燕子。黄鹂:黄色的小鸟。巢:鸟窝。赏析: 雨后浓密的小草上,竹叶轻轻摇曳着。黄鹂仍在唱着夏天的歌,紫燕刚刚从春天的窝里飞出。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首句“支径雨浓草色”,描绘了春雨过后,小径旁绿草如茵,雨气浓重的情景。次句“短墙风动筠梢”,则描写了微风拂过围墙,吹动竹叶的情景
绝句五首 千里烟波渺渺,四时啼鸟匆匆。 堤柳日浓旧色,庭花月换新红。 注释: 1. 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每行诗字数相等,共四句。 2. 千里烟波渺渺:形容水面宽广,烟雾缭绕的景象。渺渺,模糊不清的样子。 3. 四时啼鸟匆匆:指一年四季中,鸟儿不停地鸣叫,时间过得很快。四时,四季。啼鸟,指小鸟或虫鸣。 4. 堤柳日浓旧色:指春天时,堤上的柳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呈现出新的生机。 5.
【注释】 绝句:一种七言古诗,四句一首。五首:即五首绝句。江柳:江边的柳树。袅袅:形容柳条随风飘动的样子。池荷:池塘里的荷花。雨洗:经过雨水洗涤。田田:形容荷叶宽大的样子。千声:许多声音。吟鸟:指蝉和鸣鸟。啭:鸣叫。薰炉:古代的一种取暖器。万宇:千万间房屋。晨烟:早晨的炊烟。 赏析:《绝句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歌。此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江南景色,以风拂柳、雨润荷等自然景物为画面
【注释】 南窗:古代室内的窗户。 棐(fěi)几:用檀木、竹或藤条等做的小方桌,泛指矮几。 北园:指隐居的田园。 藤杖:指手杖。 在野:隐士。 蟋蟀:一种昆虫,秋天叫唤。 界天暮雨虹蜺(niè):傍晚时分,天空中出现彩虹。 虹蜺:彩虹。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士生活的诗。首二句写南窗和北园,是写景。三、四句写在野外的蟋蟀叫声,是在写声音。“蟋蟀”和“虹蜺”相对,形成声韵上的对仗
绝句五首 诗句一:窣堵坡临南户,给孤园映北窗。 翻译:一座庄严的窣堵坡(高塔)屹立在房屋南边,给孤园(一个著名的园林)位于北窗之旁。 注释:窣堵坡,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用于镇邪或作为纪念物;南户,南方的门;北窗,北方的窗户。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南面门和北面窗的布局,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南户象征阳光和温暖,而北窗则可能意味着冬日的暖意和夜晚的宁静。整体上
注释: 风过巳午未肯止,酒病婴我心无憀。 风在巳、午时吹过,不肯停息,我的酒病让我感到心神不宁。 船头拍翅野鸭浴,水上摆子狞鱼跳。 船头有野鸭拍打翅膀洗澡,水面上有凶猛的鱼类跳跃。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首句“风过巳午未肯止”,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风在巳、午时分的动态,展现了风力之大、时间之长的特点。第二句“酒病婴我心无憀”
【注释】 稚子:小孩子。蚯蚓作饵,青条长:蚯蚓是水生动物,它常常在潮湿的泥土里爬行,人们常利用它的这种特性,用它作钓鱼的鱼饵。蚯蚓身体细长,颜色青灰,形似一条长虫。 上去下来船不定:指垂钓时船只随波逐流,上下浮动不定。 自飞自语燕争忙:燕子从空中飞翔,嘴里唧唧喳喳,忙个不停。 【赏析】 这首诗写春天景色,以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态和动作,表现春意盎然的气氛。 首句“岸边稚子戏把钓”
注释:夜深人静,三更时分,饥鼠争斗。灯盏快要燃尽,只留下一点微弱的红光。 村边传来鼓声阵阵,仿佛在赛神鼓。船底发出砰砰的声音,仿佛在驾驭风浪。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力,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首句“夜欲三更饥鼠斗”,诗人用“夜欲三更”来暗示时间已近深夜,此时老鼠们开始互相争斗,表现出它们的生存状态。第二句“灯残一点小星红”
葑田青仄博弈局,岛树墨榅烟雨图。 已去扬州百馀里,回头还隔几重湖。 赏析: 这组绝句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感受的抒发。首句“葑田青仄博弈局”,通过描述葑田(即水田)中春耕的景象以及农民在田间下棋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勤劳与闲适交织的田园生活画面。而“岛树墨榅烟雨图”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岛屿景色,墨色的树影与朦胧的雨雾交织成一幅静谧的画卷。 第二句“已去扬州百馀里
绝句五首 虾蟆嚎沫为科斗,蜾裸衔虫化细腰。 蠹穴荒陂有多少,乾风湿雨各飞跳。 注释:虾蟆在泡沫中发出叫声,蝌蚪在泥水中化为小虾。蜾赢将虫子衔住然后吐到别处让它孵化,这样虫子就会长出细细的腰肢。荒废的田地里,雨水浸润了土壤,各种害虫在其中滋生繁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状况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关注。通过对昆虫、青蛙和农田的描述
绝句五首 目送孤鸿独倚楼,晚风吹泪更横流。蕉花落处蛮烟碧,六十三程是白州。 注释与译文: - 诗句注释: 1. “目送孤鸿独倚楼” - 描述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之上,目送远方孤独的鸿雁。 2. “晚风吹泪更横流” - 形容晚风吹起时,诗人眼中的泪水也随风流动。 3. “蕉花落处蛮烟碧” - 描述蕉花在风中落下,周围烟雾变得翠绿。 4. “六十三程是白州” - 指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共有63程
绝句五首·双鱼来自瘴江滨 双鱼游弋于瘴疠之地,家书一封令人神伤 瘴气弥漫江畔,双鱼游曳其间。一读家书,心绪难平。炎荒之土,风土之恶,令人忧心忡忡,不知何处是归途。难道没有神明庇佑忠臣,使之远离这险恶之地? 注释:双鱼,指书信。瘴江滨,指瘴疠之地的江边。一读家书,形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神伤,形容心情悲伤。炎荒,指炎热荒芜之地。风土恶,指风土恶劣。无神物护忠臣,表达对忠臣受到保护的渴望。
注释:我身陷战争,心中充满痛苦,无论南北东西,都在飘摇不定。世事艰难,令人难以忍受,但只要我心中有气如虹般坚定,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前进的脚步。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战争和乱世的无奈与愤懑之情。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在战乱之中,内心依然坚定不屈的形象,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坚强意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评
绝句五首 喜闻归骑已扬镳,载酒相迎不惮遥。我是武夷东道主,便同蜡屐上岧峣。 译文: 听说你骑着马已经离开了这里,我高兴地挥挥手,不吝啬我的酒。我是武夷山的东道主,就和你一起去欣赏那高高的山峰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喜闻归骑已扬镳”来描绘朋友离去的情景
绝句五首 竹绕茅檐水绕阶,东风渐欲放春回。 丁宁红紫休争发,待取山南刺史来。 此诗由刘子翚所作,是其《绝句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期待。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对照: - 诗句: 1. 竹绕茅檐水绕阶,东风渐欲放春回。 2. 丁宁红紫休争发,待取山南刺史来。 - 译文: 1. 竹林环绕着茅屋的屋檐,水也环绕着台阶,东风渐渐想要让春天回来。 2.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是诗词默写综合考查的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篇名句。注意重点字词“鬓”,不要写错别字。还要注意“宦”的写法。 【答案】 第一首:早晨起床就感觉到了冷霜和露水,过去常常梦见故乡关山。为什么能够安慰父母的思念之情?只能空自悲叹路途的艰难。 第二首:早晨起来就看到满天的寒露,过去常常梦到故乡的边关。为什么要安慰父母的思念之情?只落得徒然悲伤路途的艰难。 第三首
注释: 东城:指东郊。整:等待。今晨:早晨。秋风吹弊庐:秋风扫过破旧的茅屋。弊:破败。庐:草房,小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时写给友人的。诗中描写了秋天的天气和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东城三百里,南雁一封书”,描述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即东城。东城距离南边有三百里的距离,而南边的大雁则通过信件传来消息。这一部分描绘了一个辽阔的地理景观
诗句大意: 失身红尘里,世路转愁深。不汲寒泉井,何由清我心。 译文: 在这纷扰的红尘中,世俗的路途使我倍感忧愁。如果不汲取那清凉泉水,怎能洗净我的心灵? 注释: 1. 尘世:指世间纷扰、世事复杂的社会环境。 2. 愁深:忧愁深沉。 3. 寒泉井:指清凉甘甜的泉水或用来比喻清净、纯洁的事物。 4. 我心:我的心。 赏析: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纷扰红尘的感慨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
朝露涂野草,颜色暂辉光。 不知秋节去,朝露变为霜。 注释:早晨的露水洒在野草上,草叶的颜色暂时显得亮丽。然而,我并不明白,为什么秋天的节气会过去,早晨的露水会变成霜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象,以清新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变化。首句“朝露涂野草”便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清晨田野的画面,露珠如同点点星光,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上,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绝句五首 操弧力不任,弹琴知者稀。白驹空谷里,吾道此焉依。 注释: 操弧:拉弓射箭。力不任:力量不足以胜任。弹琴:弹奏琴。知者稀:懂得的人很少。白驹:白色马。空谷:山谷。吾道:我的学说或志趣。焉:哪里。依:依靠,依托。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的《绝句五首》,表达了诗人对技艺和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追求真理过程中孤独与艰辛的体验。诗人通过对比“操弧”与“弹琴”,强调了掌握高深技艺的重要性以及其难得性
在明间常州宜兴,明朝诗人马治创作了《绝句五首·秋至衣裳薄》。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象与作者的思归之情,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自然画卷。诗的全文如下: 秋至衣裳薄,思归未有涯。 得如江巨孝,处处自将车。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详细翻译和注释: - 原文: 秋至衣裳薄,思归未有涯。 得如江巨孝,处处自将车。 - 译文: 深秋时节,衣服变得轻薄,思乡之情无尽无休。 如同得到江巨孝般恩典
绝句五首 一从蔷薇绿,经秋忆故庐。 乡书夜来到,只是更愁予。 注释: 1. “一从蔷薇绿”:刚一入春,满眼都是新绿的蔷薇。 2. “经秋忆故庐”:经过秋天之后,心中常常思念着故乡。 3. "乡书夜来到":家乡的书信在夜晚到来。 4. “只是更愁予”:看到家乡的来信,只能更加忧愁。 赏析: 这首诗以“一从蔷薇绿,经秋忆故庐。”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初春时满眼的新绿和深深的思乡之情
绝句五首 有弟天涯隔,无人消息稀。 何时比鸿雁,一道向南飞。 注释与赏析: - 诗意解析: 1. 有弟天涯隔,无人消息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由于距离遥远而难以获得家人的消息和问候。 2. 何时比鸿雁,一道向南飞:通过比喻,将希望寄托于鸿雁南飞,寓意着期盼有一天能够与弟弟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 译文: 1. 在遥远的天涯之遥,我独自一人,只能从远方传来稀少的消息
绝句五首 早学屠龙技,三年望有成。 朝来鉴海水,华发已先明。 注释:我从小就学习了屠龙的技艺,虽然已经学习了三年,却仍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每天早晨,我都会照镜面对自己的海潮般的白发,感到有些沮丧。 译文:我从小就学习了屠龙的技艺,虽然学习了三年,却没有取得任何的成就。每天早上我照镜子看到自己头发已经像海一样深,心里有些难过。 赏析:此诗以诗人自身的经历为背景,通过对自己学习屠龙技艺的反思
绝句五首 得志有时,居贫安然。君观纸上墨,一日千年。 释义: 我常常感叹,人生的得与失,富贵与清贫,都是命中注定。有时候,在官场得意时,看似风光无限;有时候,在平民百姓中,却能过着平淡无波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平淡,却让我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宁静。 译文: 当我在官场得意时, 我就感到了一丝满足。 当我在平民百姓中, 我就感到了一丝宁静。 注释:“有时”是“有时”,指不定时的意思
【注释】: 宝篆香:指炉中的香火。消:熄灭。梦乍回:梦刚刚醒来,意即刚从梦中醒转过来。珠帘半卷:形容室内的窗帘半拉开。春如海:像大海一样广阔。无数青山:指无数座青山。 【赏析】: 此为五言绝句。首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 前两句写的是一幅画,一个女子在晚风中醒来,她刚从梦中醒来,心情很好,于是打开了窗子。 后两句写的是一位女子在晚风中欣赏着眼前的美景,窗外有无数座青翠的山峦,仿佛都进入了她的眼帘。
【注释】: 谁怜客里病厌厌:谁同情我客居他乡,身体多病、心情郁闷。 自觉乡思日日添:自己觉得乡愁一天比一天重。 从此无心爱良夜:从今以后,我再也没有心思去欣赏美好的良宵了。 任教花影过疏帘:任凭那花朵的影子映在稀疏的窗帘上。 【赏析】: 此诗为五言绝句。首二句写诗人身在他乡,有家难归,而家乡又时时萦绕于心,因而感到身体不适。次二句写因怀念故乡而日渐消瘦憔悴,以至日见消瘦,因此更觉对良辰美夜的珍惜
十二朱楼多丽人,注释:十二座朱红色的楼阁中居住着许多美丽的女子。红颜绿鬓颊生春,注释:形容女子的容颜美丽,脸颊红润如春花一般。闲情不惹巫山梦,注释:用巫山云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明月清风作两邻,注释:用明月和清风作为诗人与这些女子相邻而居的伴侣。 1. 诗句原文与注释:十二朱楼多丽人,红颜绿鬓颊生春。十二座朱红色的楼阁中居住着许多美丽的女子。红颜绿鬓颊生春,形容女子的容颜美丽
注释:椆柳河边的夜晚,雨过之后。诗人的心境偏多愁苦而客子的心境偏少喜悦。东邻的年轻人们争先恐后地唱着高阳酒徒出塞时的歌谣,似乎在抒发他们豪迈的情感。 赏析:本诗描绘的是诗人在椆柳河边度过的一个雨夜,以及他的内心感受。首句“绝句五首”表明这是一首短诗,五句组成。第二句“诗怀偏少客怀多”,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的诗心比客心要少,而客心的欢喜却要多。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不同感悟和体验
注释:朔风中的雪花纷纷扬扬,我拥着被子入睡。在柳营附近,戍楼的近旁,我被惊醒了。石床上的睡意还未完全消退,就听到一声号角,原来是梅花吹奏的号角声。 赏析:此诗描绘了边地雪夜的情景。“朔雪霏霏”,是写天气寒冷,雪下得纷纷飘洒;“拥被眠”,是说天寒地冻,自己裹紧被子睡觉;“柳营偏近戍楼边”,是说自己的帐篷偏在靠近戍楼的柳林旁边,可以听到从戍楼里传来的号角声。“梅角一声霜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