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职归来谢世哗,东风闲步到僧家。
何时许我栖云榻,夜扫寒炉煮雪花。
罗汉寺
相关推荐
注释: 罗汉寺 —— 指代诗人归隐后的住所。 解职归来谢世哗,东风闲步到僧家 —— 我被解除职务后回归故里,现在正悠闲地漫步到我的僧人朋友那里去。 何时许我栖云榻,夜扫寒炉煮雪花 —— 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安顿下来,在云雾缭绕的山崖上搭起我的茅屋,夜里点燃火炉煮雪。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辞去官职后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通过描写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注释:罗汉寺位于半空之中,紫翠的山色被微茫的云雾隔开。隐隐传来的钟声从下方传来。这寺庙就像天地一般古老,青山也不会因为古今而忙碌。瀑布的烟霞滋润了山林,苍松岁月长久。山顶的好云仿佛在恋顾游客,直到落日时分才散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罗汉寺的美丽景色和悠久历史。首两句写罗汉寺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环境,以及远处传来的钟声。颔联写罗汉寺的历史悠久,如同天地一样古老。颈联写罗汉寺的自然景观,如瀑布、苍松等
【注释】 罗汉寺:位于四川峨眉山,为唐代著名高僧鉴真所建。大士:指观音。茗花:茶花。檀施:檀木作的佛像、家具等。灶爇:烧火。灯悬龛(kē):佛龛前悬挂的油灯。奇嶂列前除:奇山怪石罗列在寺庙之前。 【赏析】 《罗汉寺》是一首题咏峨眉山罗汉寺的七律。诗人由山门而入,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崖势如龙的峭壁。接着看到中为大士居,即在山门内正中供奉着大士菩萨像。然后是“茗花时现异”,说明茶花开得异常美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如下: 1. 山阴盛事今寥落,千古风流属晋阳。 注释:山阴的盛事现在变得稀少,千古以来的风流都归于晋阳。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盛事的怀念和惋惜,同时也暗示了世事无常、人事变迁的主题。 2. 况有林泉当列坐,不须弦管送流觞。 注释:既然有林泉可以坐下来饮酒,那么不需要用弦乐伴奏来送酒。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特点,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罗汉寺”是题目,也是全诗描写的对象。首联写山中寺院的景色。“天迥云收霁色空”一句,写出了日落时分,雨后的山中,天空湛蓝,云朵消散,晴空万里。“乔林还绕寺当中”,乔木环绕着寺院,树木茂盛繁盛,郁郁葱葱,给人以静穆的感觉。颔联写山中寺院的幽深。“阴森小径千重竹”一句
这首诗描绘了罗汉寺的美景及其与禅宗修行的关系。以下是对各句的解析和赏析: 第一句:“梵宫台殿古” - 关键词:梵宫、台殿 - 注释:梵宫指的是佛教建筑,台殿是寺庙中供僧人居住的部分,此处形容寺庙古老而庄重。 - 赏析:这一句展现了罗汉寺的历史底蕴和庄重氛围。 第二句:“松桂碧参天” - 关键词:松桂、碧参天 - 注释:松树和桂花都是常绿植物,碧表示绿色,参天则形容高大。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罗汉寺的壮丽景象和宁静氛围。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隐隐龙宫倚碧山,烟霞缥缈锁禅关。 - 注释: 隐约可见的龙宫依偎在碧绿的山峰之上,云雾缭绕、烟雾弥漫的景象仿佛是通往禅门的神秘通道。 - 赏析: 通过“隐”、“缥缈”等词的使用,诗人传达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水帘挂洞谁收卷,野鸟巢林自往还。 - 注释: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东山山下访禅栖,古木繁阴水满陂。 - 注释: 东山:地名或代指山名;山下:在东山脚下;访禅栖:拜访禅院或寺庙;古木繁阴:古树浓密的树荫;水满陂:池塘或湖泊因雨水而充满。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东山脚下寻找禅修之地的场景。通过“古木繁阴”和“水满陂”两个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这种场景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内心的平静或是对自然美的赞美。 2.
【注释】: 罗汉寺: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为南朝梁武帝所建。觉路花非染,灵山草亦香:佛教谓“觉路”,即悟道之路;“空王”,指佛之代称。《楞严经》有“觉路花”之语。灵山,即佛家所称的灵山法会之地,是佛教圣地。此二句意谓:悟道之路上的花草,并非人工着色。虚空,佛教中指宇宙万物。此二句意为:宇宙万物,都是自然之美,无需人为修饰。何处觅空王:佛教中,以“空”解释“无我”、“无常”等概念
注释: 苍苍萝薜郁岧峣,古柏斜横碧涧桥。 飞锡上人归洞去,满身花雨瑞香飘。 释义: 罗汉寺周围长满了苍翠的藤萝和薜荔,显得非常幽雅高耸;古老的柏树斜着横卧在山涧的石桥旁。飞锡上人(即飞锡禅师)回到他居住的山洞去了,身上沾满了花朵,散发出阵阵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罗汉寺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苍苍萝薜郁岧峣”形象地描绘了罗汉寺周围茂密的藤萝和薜荔,给人一种幽深、高耸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