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篷纳山色,愁坐对黄昏。 雨过天无翳,舟行水有痕。 钟声来远寺,犬吠隔烟村。 柳下渔人屋,收罾早闭门。
【注释】 桐江:浙江省桐庐县的一条江。 篷:船篷,指船帆。 纳山色:收进山的色彩。 愁坐:忧愁地坐着。对:面对着;凝视着。 天无翳(yì):天空没有云彩遮挡。翳,同“翳”,遮阴。 舟行水有痕:船在水中留下痕迹。 钟声:寺庙里的钟声,泛指寺庙中的梵音。 远寺:远处的寺庙。 犬吠:狗叫声。隔烟村:隔着烟雾的村落。 柳下:柳树底下。渔人屋:捕鱼人的小屋。罾(zēng):捕鱼用的竹制器具,也称鱼网。
桐江舟中 又摇柔橹下严滩,一片离情强自宽。 鸦噪暮云天寂寂,雁归极浦水漫漫。 敲篷雪霰和愁碎,拍枕江声入梦寒。 今夜客帆何处宿,乱山青外是长安。 注释: 1. "桐江舟中":描绘了诗人在桐江上的船行情景。 2. "又摇柔橹下严滩,一片离情强自宽":描述了诗人在船下行至严滩的情景。这里使用了“又”字,表达了诗人的重复动作和心情。“柔橹”指轻柔的船桨,“下严滩”表示在严滩这个地方
【注释】 桐江舟中:泛指在桐江船上的游船。桐江,指浙江桐庐县境内的桐江水系,即富春江。红镫:古代一种红色的灯笼,这里指船上的红灯。画舫:有彩绘装饰的大船。天上:指高高的天上。翠嶂:青山。云岚:云雾。峡转:山势曲折。骇翻:波涛汹涌。劳劳:忧苦的样子。羊裘垂钓翁:指隐士。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桐江舟中所作。诗人以“劳劳尘鞅谁能脱,羞见羊裘垂钓翁”二句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夷和淡泊名利
【解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桐江的船中,遥望两岸山峦叠嶂,烟云缭绕,舟行平缓。诗人以简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抒发了自己游赏的欣喜之情。 译文: 到了桐庐滩头便到尽头,江流从此变得平缓。 远处的烟雾笼罩着小山村,斜照的秋阳使村舍更加幽静。 波浪细小可见千条鱼鳞,轻风和煦一叶扁舟更显轻盈。 计算路程只余下两站驿站,遥遥望着虎林城心中期盼。 【赏析】 此诗是写景诗,描写旅途见闻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