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里光阴经几春,峒前苍木垂千寻。
不知空谷当年事,谁识庞眉处士心。
残月照人吞远徼,晚风吹梦入幽岑。
我来须访神仙宅,好听云端环佩音。
三洲岩
相关推荐
【注释】 三洲岩:即三仙岩。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城西35公里的矶山,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古迹。 峒里光阴经几春:指在峒里住了几年了。峒里即今江西彭泽一带。 峒前苍木:指三仙岩前的苍松。 垂千寻:高耸入云。 空谷当年事:指当年三仙岩下空无一人的山谷。 庞眉处士心:形容处士的容貌。 吞远徼:指月光如水,笼罩着遥远的边陲。 幽岑:深山。 须访神仙宅:必须去拜访仙人住的地方。 环佩音:形容美妙的音乐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情感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是一首咏三洲岩的七律,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是议论抒情,点明主旨。 “海外三洲隔弱流”,诗人由远及近,描绘出了三洲岩的地理位置。三洲,指峨眉山、青城山、青羊宫。“隔弱流”是说三洲岩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地带,四周群山环抱,溪流环绕,形势险要。 “凭谁移近锦江头”
三洲岩 几泛仙舟访洞关,弱流原不隔尘寰。 书台露冷人何在,丹灶烟消鹤自还。 洞口碧桃春烂熳,崖边瑶草日斑斓。 我来检点浮生事,顿觉壶天日月闲。 注释: 1. 几泛仙舟访洞关:几次乘着仙船去访问那山中的洞穴。几泛:多次。 2. 弱流原不隔尘寰:弱小的水流原本不会隔断人间。弱流:指细小的水流。 3. 书台露冷人何在:书房里的书台,因为露水而显得寒冷,但人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4. 丹灶烟消鹤自还
三洲岩 三洲岩洞胜,名里岭东西。拂拭濂溪字,摩挲玉局题。 高明快观览,历落费攀跻。恍若登仙举,归来兴欲迷。 注释 1. 三洲岩:位于福建省武夷山的一座著名山峰,岩石多呈紫色,形似岛屿,故名三洲岩。 2. 名里岭东西:指三洲岩的名字来源于周围的山脉,位于闽北地区,与闽南等地隔江相望。 3. 拂拭:擦拭。濂溪:即濂溪书院,位于福建邵武市,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讲学的场所。 4. 摩挲:抚摸
三洲岩 维石岩岩紫翠连,原非禹凿自天然。 旋磨崖壁镌新字,细看诗词忆旧贤。 茂叔南来曾乐道,葛洪西驻已升仙。 兴游几度寻遗迹,云满高峰月满天。 注释: 1. 三洲岩:位于江西南昌城东,为赣江中流的奇胜处。岩石上镌刻着历代名人诗文,如王勃、李白等,因此有“诗书之邦”之称。 2. 维石岩岩紫翠连:意思是说这座山的岩石色彩斑斓,紫色和绿色相互交织。 3. 原非禹凿自天然
三洲岩 误入三洲境路新,碧苔苍藓静无尘。 天边莫问乘槎客,洞里难寻采药人。 芝草笼烟闲白昼,桃花流水几青春。 我来未尽穷幽讨,且把清吟刻翠珉。 注释:误入三洲:指误入了三座山的地域,这里泛指深山。 三洲:指三座山。 境路:山水间的路径。 碧苔:绿色的苔藓。苍藓:青灰色的藓类植物。静:平静。无尘:没有风尘。 天边:天空的边缘。乘槎客:乘船过天河而到天河的对岸的人。槎(chá):木筏子。 洞里
三洲岩 三洲崖石翠岧峣,金削芙蓉冠碧霄。 空洞欲吞潭底月,峥嵘雄压海门潮。 扣舷渔父应难觅,采药仙翁去莫招。 几度凌风游绝顶,松涛千顷散箫韶。 注释: - 三洲岩:位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著名景点,以奇岩峻峭、风景秀丽而著称。 - 翠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石翠绿且高耸。 - 金削芙蓉冠碧霄:意指岩石如金制的头冠一般锐利,直插入碧蓝色的天空。芙蓉冠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头饰
三洲岩 穹窿岩洞久幽栖,此日登临曙色辉。 群从总陪天上客,新诗不让古人题。 【注释】 三洲岩:在今福建省武夷山东南的九曲溪上。 穹窿:高耸的样子。 群从总陪天上客:群从指同宗的人,天上客指仙人。 新诗:指作者的新作诗《三洲岩诗序》。 【赏析】 本诗是作者对三洲岩风景的赞美之作。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三洲岩的美景,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首联“穹窿岩洞久幽栖”
三洲岩 东风策马循阡陌,偶入三洲紫翠堆。 片石辟开真境界,九天飞下小蓬莱。 药炉客已还丹去,花径人常载酒来。 岩畔留题纪行迹,不教春雨长莓苔。 注释: 1. 三洲岩:地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东侧,为福州著名景点之一。 2. 东风策马循阡陌:东风是指春风,策马是指骑马,沿着田间小路前行。阡陌指的是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 3. 偶入三洲紫翠堆:偶尔进入一片紫色的山峦之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三洲岩》。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平声韵。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丹成仙到洞云凝,壁倚高寒白昼暝: - 丹成仙到:意味着炼制丹药成功,即修炼成仙。 - 洞云凝:形容山洞里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 壁倚高寒: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峭壁陡峭。 - 白昼暝:白天昏暗,夜晚明亮。这里用“暝”字来形容山间的光影变幻。 2. 路顶洞穿山上月,半空仰见管中星: - 路顶洞穿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并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问俗时巡粤水滨”,诗人以询问的方式,向地方官吏了解当地风俗,并前往广东一带巡察民情。“双旌拂破素岩云”中,“双旌”指的是朝廷授予的地方官员的旌节。“破素岩云”是说,旌节高耸在素净的岩石上,好像把云雾都驱散了一样。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来写景,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所到之处山势的险峻
【注】端溪,地名,在今广东省;三洲岩,山名,在广东肇庆市。 客游过端溪,心目旷烟水。 客人来到端溪游览,放眼四望,只见烟波渺渺、水天一色。 忽睹三洲岩,岿然俯清泚。 忽然看见三洲岩,它耸立在那里俯视着清澈的水流。 舣舟往从之,天风送高举。 我划船前往观看,天空的清风送来我高昂的身姿。 岩深洞口暗,既入殊可喜。 山深洞里昏暗不明,进入其中却感到特别高兴。 玲珑若神剜,虚明自天启。 山岩精巧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