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谱知何从,涂高流亦深。
汉相似尧相,奕兰端至今。
送杰老住仙游
相关推荐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送杰老住仙游”为题,借咏仙人所居的仙山,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肉谱知何从”,指不知肉谱从何处得来;二句“涂高流亦深”,“涂”指涂炭,喻人间疾苦,“流亦深”即指人世之艰难。三、四句“汉相似尧相,奕兰端至今”,是说汉朝与尧舜时代相似,弈棋之术一直流传到现在。 【答案】 译文: 我不知道肉谱是从哪里弄来的,涂炭的百姓生活也够艰难的了。 汉朝与尧舜时期很像
注释:我一生的光阴恰如一万八千天,白发苍苍却一事无成,只能陪衬着幽隐高洁之士。 赏析:此诗是送别友人杰老而作。首联点出送别的原因——时间。颔联写别时情景——白发,并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颈联写别后境况——无所成就,只能伴着幽逸之士度过余生。尾联以“唯”字作结,强调自己不能为国为民效力的遗憾与悲凉。全诗语言质朴,意境高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对自己无力回天的惋惜之情
【注释】 杰:杰出,超群。仙游:指仙人居住的地方。栴檀林:檀香树林,泛指仙境。乃知:才知道。天定:天帝的命数。丹成骨自换:炼丹成功之后,人的骨髓会自然地改变。 【赏析】 《送杰老住仙游》,是唐代李绅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赞美杰老的才华和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杰老的敬佩之情。 首句“差入栴檀林”,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点明了题旨。据传说,神仙们居住在一个名叫“仙游”的地方
注释: 仙游:指神仙的游历,这里指隐居生活。 人移境亦移:人的生活状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高风日披拂:高尚的品格像阳光一样照耀着人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杰老所居之处题写的。诗中表达了对杰老高洁品行和淡泊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他所处环境的欣赏。 首句“仙游知几年”,表达了对杰老隐居生活时间的好奇。第二句“晨香梵古佛”描绘了杰老所住之地的环境,清晨的香气和寺庙中的佛像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注释】 仙游:指仙游寺。仙游寺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南朝梁时著名僧人慧理所建,后屡遭兵焚。 逢场:逢迎场合。 走鹤书:相传晋代王质入山伐木,见二白鹤与羊共食,不觉自若。及还,经七日乃知世间已非昔日。 横宝今道傍:横宝,指横塘,即今杭州西湖南岸的一条小河。《南史·萧衍传》:“(侯景)遣其将任约率众来逼江陵,帝令帝弟贞阳侯渊明、建武将军柳仲言之于横塘。”横宝即此河。 【赏析】 《送杰老住仙游》
注释: 白云每亭亭,其出亦何心。 贤侯考之天,无谓由蹄涔。 白云:指天上的云彩。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 其出亦何心:它们飞出来又有什么目的呢?其:指白云。 贤侯:贤明的君主,这里指贤德之人。 考之天:考察上天。 无谓:不要白白地。 由蹄涔:出自《庄子·马蹄》,蹄涔即小水洼。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白云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贤明君主的敬仰之情。首句“白云每亭亭”,以白云的高耸为喻,赞美贤明的君主
注释: 飞锡破晓色,红叶弄吴枫。 闻名且见面,清明豁长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飞锡破晓色”,以飞锡为线索,勾勒出山间早晨的宁静和神秘。第二句“红叶弄吴枫”,描绘了秋天的美景,红色的树叶与古老的枫树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第三句“闻名且见面”,诗人通过“闻名”表达了对杰老的敬仰,而“见面”则是诗人期待已久的时刻。最后一句“清明豁长空”
注释:方期秋气高,遍阅山水窟。青鞋此蜚动,幽意那可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登山游赏的画面。前两句写诗人与杰老一起欣赏秋天的美景。“方期”意为“正好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游山之乐的期待。“遍阅”表示游览的范围很广。第三句中的“青鞋”指的是穿着青色鞋子的人,即诗人自己。“此蜚动”意为“此处传来脚步声”,暗示着杰老已经来到山顶。第四句中的“幽意”是指深藏不露的意境
【注释】 端坐:端详;烂然:形容事物美好、灿烂。第:等级,排名。新篇:新写的诗篇。岛可:可与岛屿相比的诗。邮筒:信件投递口。数寄:多次寄出。 【赏析】 《送杰老住仙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65年(大历二年)作者赴成都草堂途中。杰老,即杰公,指李白。李白在天宝三载离长安东游,到天宝十四载遇赦返京时已十年有余,而“十年一别”之约,尚未能如愿以偿。此诗当为杜甫赠别李白之作。
注释:庭院里有明亮的月光,更何况这明月在天上照耀。隔着千里的烟霞,使我几近忘记回家。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杰老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月色和烟霞,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诗人用“可”“况”“使”等词汇,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