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 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 种竹初遮日,疏岩只欠泉。 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注释】: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曹溪是禅宗的发源地,禅宗五祖弘忍在这里传法给六祖慧能,所以这里指的就是禅宗。 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建造庵堂需要地基,而碑文是用来记录历史和传承的。 种竹初遮日,疏岩只欠泉。——竹林可以挡太阳,泉水可以用来解渴。 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自己应该像大鼎一样稳重,不用刻意去学习修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禅宗圣地的敬仰之情。首句“公说曹溪事
【注释】 1. 登望:登上高处,放眼远望。 2. 吾州:我的州,指江西。 3. 水通蛮国:江水通到远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蛮国。 4. 海门:海中的门户,指庐山。 5. 藓径:长满苔藓的山路。 6. 风枝:风拂动着树枝。 7. 公能同众乐:你与百姓共享欢乐。 8. 私帑(tǎn坦):自己的钱财。 9. 建官亭:建造官员们休息的亭子。 【赏析】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不见日东上,西原雨一晴。 逐时看景异,风物入诗清。 立久飞云灭,身高去鸟平。 石峰何处是,归思忽然生。 注释: 见“译文”。 译文: 看不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了,西边的山谷里雨后初晴。 随着时间的变化欣赏风景不同,景物进入诗歌变得清新。 站得时间长看到飞云消失,高高的山峰和鸟儿一样高平。 那石峰在何处呢?归乡的思念突然涌起。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净光山的所见所感
``` 片山唐国赐,茶有数根留。 几番见人说,今朝还独游。 远波分段白,宿霭向晴收。 却有觉庵主,犹能学道州。 【注】: 1.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这是宋朝徐照的作品。诗中通过描述净光山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 片山:指净光山的一片山林。 3. 唐国赐:指净光山赐予的恩惠,如同唐代皇帝赐给的土地。 4. 茶有数根留:表示虽然只有几棵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