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行万里路,胸中贮千卷书。
到底只供一笑,屋乌何似除胥。
六言四首
相关推荐
脚下行万里路,胸中贮千卷书。 到底只供一笑,屋乌何似除胥。 注释:脚底下走过了万里路,心中却积累了成千上万的书卷知识。最终这些知识只是让人笑一笑,而那些像乌鸦一样的小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除掉他们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知识的深刻理解。首先,“脚下行万里路”象征着人生的历练和经历,每一步都是一种成长和学习的过程。而“胸中贮千卷书”则表明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畜耳何如畜眼,观人孰与观颐。 远道纷纷飞鞚,深山有客争棋。 注释: 畜耳何如畜眼,观人孰与观颐。 这是一句诗,意思是说,我们经常听说要“明察秋毫”,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观人”呢?这里的“畜耳”是指耳朵的听力,而“畜眼”是指眼睛的视力。整句诗在问,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像看自己的耳朵和眼睛那样,去洞察他人的内心。 远道纷纷飞鞚,深山有客争棋。 这是另一句诗,意思是说,即使我们在远方奔波忙碌
【注释】 六言:一种诗体,以六字为一首。 悟得:明白,了解。 字中有笔:指诗文中的用笔。 画外无诗:指诗文中的画面之外,别有一番境界。 今人:指现代人。 谓痴绝:说(我)是极其荒谬绝伦。 异世神交:指不同时代的人的交往。 神交:精神上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特奇:非常奇特。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明白了字里有笔,却又参透了画外无诗。现在的人认为(这种思想)是极荒谬的,但异代的人与自己神交
注释:我坐在桌子旁边反观自己,出门与人交谈的又是谁? 喝酒止酒都是通达的人,借书还书是一心痴迷。 赏析:这是一首六言诗,共四首。每首六句,以“我”为主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第一首,“隐几反观唯我”,表达了诗人独自反思的生活态度;第二首,“出门与语者谁”,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形象;第三首,“饮酒止酒俱达”,“借书还书一痴”,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看法。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
【注释】 六言:诗体的一种,由七言诗的两联分别押平仄韵组成。四首:四首六言诗连在一起。辽徼:辽地的边远地带或边境。江湖:指江、湖、河、海等水域广大的地区,泛指游历四方。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晚年退居山阴后所作,表现了他不趋炎附势而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心境。 第一首:功名富贵都是身外之物,不必过于追求,我宁愿骑着千里骏马驰骋战场,也不愿在京城作官。 译文:功名富贵都不是我所追求的东西
诗句:“啖饭一箪不尽”。 译文:“结庐环堵犹宽”。 注释:“啖饭一箪不尽”中的“啖饭”指的是吃饭,而“一箪”是古代容量单位,此处指一箪米饭,即一小碗饭。“不尽”则表达了尽管食物很少,但仍然吃不饱的意思,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苦或者物质匮乏的无奈感受。 “结庐环堵犹宽”中的“结庐”是指搭建住所,“环堵”则形容房屋四周墙壁紧密相连。“犹宽”表明即使居住空间狭窄,但诗人仍感到宽敞舒适
下面是对《六言四首》的逐句释义: 1. 乌有翁边贳酒:在无何乡里寻花。 - 乌有翁边:指一个没有主人、无人认领的地方,可能指的是某个荒废的场所或偏僻的地方。 - 贳酒:买酒,这里可能是指在一个没有主人的场所喝酒,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购买酒水。 - 无何乡里:即“何处乡里”,表示不确定的地点,可能是一个偏僻的地方。 - 寻花:寻找美丽的花朵,这里可能是指为了赏花而去这个无主之地。 2.
壮岁京华羁旅,暮年湖海清狂。 勿倚新知可乐,笑中白刃如霜。 注释:年轻时你在京城为官,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到了晚年你在湖海之间畅游,生活逍遥自在。不要依赖新交之友而觉得快乐,因为在笑声中隐藏着像寒光一样锋利的刀剑。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体验和感悟,以及对于友情的看法。首句“壮岁京华羁旅”,描绘了年轻时在京城为官时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漂泊与无奈。接着,“暮年湖海清狂”
三峡上游烟水,四川极险关山。 满市笙歌昼永,漫山桃李春闲。 注释:三峡指的是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烟水形容云雾缭绕的水汽笼罩着两岸;四川是地名,这里泛指整个四川省。满市笙歌昼永,漫山桃李春闲,意思是说整个城市到处是悠扬的笙歌声声,春天来临时,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都悠闲地绽放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的“三峡”
注释:处处赏心宜主,公来诗眼偏明。 扫千军有笔阵,可一日无酒兵。 释义:处处都是令人愉悦的风景,主人您来了,我的诗歌眼睛更加明亮了。 在战场上有一支笔的阵势,可一日没有酒兵就失去了战斗力。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王定国(字元瑜,北宋人)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首句"处处赏心宜主"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处处都是让人愉悦的风景
百千年阵碛在,六七月雪流来。 译文注释: 注释: 白盐赤甲东回:白色的盐与红色的甲壳向东流动。 赏析: 《六言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组诗作品。全诗语言朴素而形象生动,用词简练而意境深远
嗟此地得何晚,见孤芳陋群妍。 小试凤楼工巧,终图麟阁风烟。 注释:这里感叹自己得到这个职位太晚了,只能看到这朵孤独的花朵,却比不上其他的花朵艳丽。虽然只是小小的努力,但最终能够像麒麟阁上描绘的那样,成为国家栋梁,为国家做出贡献。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身处境和未来展望的诗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得到这个职位感到遗憾和无奈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抱负和决心
注释: 马文园,指的是东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史学家班固,他曾经患有消渴病。嵇中散,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名士嵇康,他曾写过一封绝交信给朋友阮籍。 未害子虚乌有,指的是马文园的消渴病并未导致他的死亡,就像子虚乌有一样。可□□□才疏,指的是嵇康虽然才华出众但最终未能长寿,就像“才疏”二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友情与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马文园和嵇中散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
【注释】 老子:这里指作者自己。 座上:坐在座位上。 闭目不闭鼻孔:闭上眼睛,但并不完全闭塞呼吸孔道。 暗□□□自来:暗中有东西悄悄到来。 【赏析】 这是四首写静的诗。诗人以楼中老人和梅花为景,以无事、盛开等词语为题,表现了宁静的生活。“闭目不闭鼻孔”,是说诗人虽在静坐之中,却并不完全闭目塞听,而是留有一线生机与活力在胸中。“暗□□□自来”,用了一个拟人手法的成语
【注释】六言:古代诗歌的体裁之一,每句有六个字,共四句,称为“六言”或“六绝”。此诗为第一首。万卷:指书籍极多。行万里:走遍万里路。酌一杯:指饮酒。题一诗:作诗以自娱。颓龄:形容年老。已了:已经结束。了然:完全明白。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诗人在经历了人生坎坷之后,感到自己已到暮年,于是写下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心情。 前两句“读万卷行万里,酌一杯题一诗”,表现了作者一生勤奋好学
【注释】 六言四首:即“传灯录第一卷,我佛世尊如来。自谓寂灭乐已,谁不呜呼哀哉。”这是禅宗的一首偈语。六言,是佛教的一种诗歌体,每句六个字。四首,就是四首这样的诗。传灯录:指《祖堂集》。我佛: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世尊:佛教用语,意译为“释尊”、“佛”。如来:佛陀。寂灭:佛教术语,指涅槃。涅槃(nièn),梵文Buddha音译,意为“寂静”,即超越一切烦恼、痛苦的境界。这里指达到涅槃境界